陈海峰详细听取的几名部下的建议,包括王璐在内,绝大多数管理层都认为两家工厂可以收购,但绝对不能按照对方提出的要求。
1000多名员工必须砍掉一半。
剩余的一半,也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挑选工作认真的员工。
其中,绝对不能有喜欢偷奸耍滑请病假的滑头。
这种人在国有企业太多太多了,许多人利用国有企业的福利,长期请病假。
每天什么都不干,每月也能白拿一半的工资。
除了这种人,国有企业里还有一种人。
这些人经不住下海的诱惑,准备投身于商海当中,又不舍得丢掉国企的铁饭碗,因此办理了停薪留职。
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停薪留职是停止发工资,但是保留职务。
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可以重新开始工作。
陈海峰点点头,说道:“你们说的对,这么多员工,咱们没办法全部吸收,最大的吸收能力也仅有一半。”
说到此处,陈海峰看向王璐,吩咐道:“你去找商务局那边,说我们可以适当提高收购价格,但对方也要做出一些让步。”
“你准备适当提升多少收购价格?”
王璐反问道。
“2200万,对应的减少500名员工,同时,两间工厂的管理层必须全部离开,一个人都不能留。”
“我明白了。”
王路果断答应了陈海峰的安排。
决定今天下午,就去找商务局那边进行新一轮谈判。
正如陈海峰所讲,无论是招聘还是放权,陈海峰都秉承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作风。
一旦有能力的人进入到陈海峰的视线当中,陈海峰会在自己的底线前,尽可能地为这些人放权。
王璐是第一个得到陈海峰信任的管理层,不仅是陈氏集团的副总经理,并且还拥有陈氏集团10%的股份。
为了报答陈海峰的信任,王璐为这次谈判做了详细的准备工作。
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王璐终于说服商务局让步。
按照陈海峰的要求,带走管理层以及500名工厂员工。
与此同时,陈海峰的新工地,也在96年元月正式破土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