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1214章 圣裁(第2页)

第1214章 圣裁(第2页)

而东吴方面,孙权数年不曾对外用兵,一直在休养生息,若任由东吴如此发展下去,未必不会觊觎兖州,河洛之地。

因此,伐吴派认为,应该先下手为强,打乱东吴休养生息的国策,以如今的国力优势,压制东吴。

而且,如今大汉已经掌握了荆州全境,并且休养生息七年之久,兵精粮足。

以荆州地利优势,上游伐下游,兼以荆南陆路进兵豫章郡,兵临建业。

水陆并进,纵使无法一战灭吴,亦可夺取东吴数郡之地,剪除东吴屏障。

这就是伐吴派的出兵理由和出兵条件。

而灭魏派认为,如今灭吴,时机不到。

一个,是因为东吴本身的实力尚在,内有孙权控制大局,虽偶有朝争,但始终没有内乱,外有陆逊,朱然,诸葛诞等人护卫建业,贸然全力进军伐吴,未必能有所收获,甚至孤军深入吴地的话,未必不会重蹈昔日赤壁之战的覆辙。

另一个,如今曹魏苟延残喘,必然会托庇于东吴,一旦大汉发动伐吴之战,曹魏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也会在幽州,冀州东部等地出兵骚扰,导致大汉两线作战,腹背受敌。

如此,大汉征吴所费颇巨,大不如集中兵力,先灭了曹魏,消除后顾之忧后,再举兵伐吴,更加妥帖一些。

<divclass="contentadv">这,就是灭魏派的理由。

这些事儿,其实刘禅都明白,甚至于刘禅自己,也在伐吴和灭魏之间,来回摇摆不定。他甚至以为,这事儿不会拿到大朝议上来说,应该会在私下里,几个重臣达成了一致后,再交给自己,自己下诏用印就可以了。

可谁知道,徐庶还是在这次大朝会上说了出来,更重要的是,这事儿可没有提前跟刘禅通气。

刘禅并不知道自家的几位重臣是不是已经达成了什么协议,因此,他下意识的看向了诸葛亮相父,这到底是啥意思?!

可惜,刘禅没有从诸葛亮身上得到任何提示,诸葛亮还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眼皮子都不带动一下的。

刘禅一时间还真的有点麻爪,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是按照朝议流程,就徐庶提出的问题,交给众臣商议。

然后吧,张溪就站出来反对了。

理由还是那个刘禅熟悉的理由,说现在出兵伐吴并不是合适的时机巴拉巴拉的。

而张溪这边刚说完,庞统又站了出来,详细讲述了伐吴的必要性,依然还是刘禅熟悉的那一套。

而庞统一说完,李严又站起来,说什么如今天下新定,百废待兴,到处都要用钱粮简而言之还是那一套没钱没粮的说辞。

如果说,一开始刘禅还有点没明白啥意思的话,越是往后听,刘禅逐渐就开始慢慢的明白了诸葛亮的用意了。

一方面,诸葛亮等人确实吵不出个所以然来,他们谁也无法说服谁,因此,只能把这件事放到大朝议上来说,听取更多大臣的意见。

另一方面,诸葛亮大概也是希望刘禅能在听完后,做出自己的决定,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威严和皇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