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曹魏所属的河东,河北地区,世家大族林立,那边的世家大族影响力又极大,如果不能再收复这两个地方之前,大汉做出相应的吏治和人事改革,将来即使能河东和河北的收复,这些世家大族依然不会太消停的。
而直御史七人,掌握调动郡兵的权利这事儿就更加麻烦了。
是,你别看,现在大汉一家势力独大,外部条件也是大汉采取攻势,魏吴两国主守。可在大汉内部,事情也一样小不了。
另一件事诸葛亮要对吏治进行一次比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
哪怕是再迟钝的人都知道,随着曹叡的病逝,天下恐怕又得再起争端了。
也就是说,孙权给了陆逊一定的自主作战的权利,但是吧,仅限于小规模作战,就像上次兖州之战那样,钻点空子,占点便宜可以,发动大战不行。
其实吧,诸葛亮不太想在天下还没有彻底平定的时候,就开始动手改革的就如早年诸葛亮和张溪说过的那样,天下未定,贸然改革朝政,因此得罪了天下士族,对夺取天下并没有什么好处。
“民”,在这个时代,可不好惹果不其然,在侍御史大量派出后,益州,云州,凉州,都有地方因为御史大夫巡查吏治而造成的叛乱。
只是,陆逊这么做,势必不会得到孙权太多的支持,甚至有可能,孙权还会因为陆逊的行为,引发一些猜忌。但陆逊不得不这么做。
更别说,这次相父还是跟御史台的虞大夫一起上奏的一直以来,相父和御史台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目的就是避嫌,这次居然打破了这个惯例,那这个事儿,肯定是小不了的。
如今的陆逊就是。他不想放弃兖州南部的四个郡国,纯粹是出于战略考虑,知道这几个地方的重要性。
这是御史台本来就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吧,这些年里,大汉的重心一个在北伐上,另一个在迁都长安,稳定政局上,御史台的存在感极其微弱。
大汉休养生息了近三年的时间,碰巧又遇到了曹叡病逝这样的好时机,如果不顺势做点什么,那就太对不起这么好的局面了。
诸葛亮以大汉丞相的名义,再次召集各地刺史进京,在长安议事。
尤其是益州,益州治下的阴平郡,那是举郡皆反。
原地待命,自行决断。
因此,诸葛亮先是联合了御史台的御史大夫虞翻,两人一起上奏天子刘禅,请求他派出御史台的侍御史和直御史们,巡查地方,考核吏治。
虞翻往荆州,益州,云州,秦州,凉州,兖州,司隶七个地方都派出了直御史一人,侍御史五人,一共四十二人,核查地方吏治。
一时间,陆逊拿着这样的圣旨,还真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而陆逊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上奏给在建业的孙权,请求回朝叙职,商议接下来的作战应对。
而自行决断。这就等于是给了陆逊授权,允许陆逊在关键的时刻,像上次兖州之战那样,如果遇到好的机会,还是可以自行出兵的。
这两天没更新的原因呢。找借口的说法,是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开始收尾的最后一段情节,思考了很久。
不找借口的原因:玩游戏玩嗨了。
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