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1161章 三年后(二)(第2页)

第1161章 三年后(二)(第2页)

这只能说明,这对父子,其实都是战略眼光极其出色的存在,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占,什么地方是可以放弃的。

这下可把益州刺史谯周给急坏了。特么这都叫什么事儿?!

御史台的责任,就应该是监察百官,核查吏治总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他必须考虑到将来可能出现的局势变化。

顺带一提,他儿子陆抗,其实跟他差不多,都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功劳,但只要往那一戳,对手就毫无办法的存在。

而刘禅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嘛。当然是想都不想的直接同意了。

这一突然的变故,导致天下风云再起。

这次,连庞统都不太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计划。

当然,诸葛亮也没想着一步到位。以如今世家大族的影响力,这就不是能一步到位的事情。

而这个时空,虽然手段不太光明吧,但陆逊确实也在一路往北发展,如今在兖州南部跟徐庶打了一个不分上下,甚至隐隐有压过徐庶一头的意思。

换句话说,如果直御史觉得地方吏治腐败到了影响地方政权,需要调动兵力平叛的地步了。他是真的能调动军队来执行平叛任务的。

这让虞翻这个御史大夫非常的不满。每次只能逮着一些朝廷京官的错误开喷,能喷的地方少不说,这些京官谁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不起的降职罚俸而已,伤不到什么汗毛。

诸葛亮思虑了很久,他终于还是下定决心,趁着现在大汉强势,兵威正盛的时候,把规矩先定下来,省的将来麻烦。

诸葛亮又要北伐了,而且这次,诸葛亮的目标,就是直取邺城,覆灭曹贼。

原地待命,表示孙权并不需要陆逊立刻返回建业,商量接下来的战略布局,同时也意味着,孙权并没有要趁着这次曹叡病逝后的局势变化,做出什么改变的意思。

但是吧。随着曹魏的九品中正制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再搭配上曹魏那边盛行的“赎罪钱”制度造成的危害,让诸葛亮终于是看清了,如今的世家大族,到底都是些什么样的存在。

陆逊在这边为难惆怅,而大汉这边,显然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因此,本来诸葛亮是打算在平定天下至少要在解决完了曹魏的威胁后,再动手改革朝廷的用人制度的。

而这次,诸葛亮主动找到虞翻,提议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吏治考核,虞翻想都没有想的,就答应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尽快的恢复兖州的民生,让百姓尽快的安稳下来生产劳作。

大吴嘉禾七年,也就是蜀汉的延熙八年,曹魏的景初四年九月,曹魏天子曹叡因病,逝于邺城昭阳殿。

但。不到十天,陆逊就接到了孙权的圣旨。

御史风闻查事,按照朝廷的惯例,被弹劾的官员必须暂停职务,避嫌待查也就是说,侍御史查访地方的时候,可以凭借听到的传闻,临时免除一地官员的职位,一直到调查清楚为止。

在平定了兖州之后,诸葛亮主要做了两件事。

原因吧,其实有很多,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条件不成熟。

而曹魏所属的河东,河北地区,世家大族林立,那边的世家大族影响力又极大,如果不能再收复这两个地方之前,大汉做出相应的吏治和人事改革,将来即使能河东和河北的收复,这些世家大族依然不会太消停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