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曹真这一病,曹叡就不能等闲视之了宗族将领中唯一还能有点用处的曹真要是再出什么意外,那他就真的无人可用了。
如果不是诸葛亮在洛阳城外及时发动反击,并且有可能攻取虎牢关,逼得司马懿不得不回防司马懿是真的有可能直接攻取襄城的。
曹真本身到河东领兵出征的时候,也只是大病初愈,这半年劳累征战,却打成这个德行。
当年曹丕篡汉,消息传到汉中的时候,同时传来的,还有刘协遇害的传闻。
同时,曹叡还把司马懿,夏侯霸,司马昭三人,召回了邺城。
在洛阳都已经呆了两年多的时间了,诸葛亮怎么可能不知道“孝慜皇帝”就在山阳县呆着。
但现在,格局变了季汉都杀回洛阳,并且在这次的反攻战中守住了。
因为站在刘备的角度实在无法理解啊大汉天子,难道连点跟江山社稷共存亡的气魄都没有么?!
不管是曹丕弑杀了刘协,还是刘协自裁以尽君王之节反正刘协在刘备心里,大概率是真的死了。
诸葛亮可以对季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是因为“盖追先帝之殊遇,以报之于陛下也”,这个先帝,说的是刘备,可不是刘协。
其中,司马懿南下解围颍川,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差点围歼了吴懿所部的四万士卒,不仅让曹魏在这场反攻战役中找回了面子,同时也让司马懿名声大噪。
现在的刘协,说实话,不管是对季汉,还是对大魏来说,都有点像烫手山芋,实在不太好处理。
这种情况下,曹叡是不可能再让刘协在山阳县继续呆着了。
这也不合礼法啊!!!
唯一的好处大概就在于,可以在法统方面否定曹魏的立国基础可问题是,在大汉这里,曹魏一直就是篡汉自立的伪政权,这么做的好处不过是对中原乃至河北的世家大族有一点效果而已。
而之后呢,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协没死,而是成为大魏山阳公的消息逐渐也开始传到了蜀地。这就让当时还活着的刘备,有些尴尬了。
<divclass="contentadv">怎么办嘛,那时候刘备已经称帝了这个皇帝,刘备想做可以,不想做,手下人也不答应啊。
曹魏官方,在洛阳丢失的面子,在颍川终于是找了回来,可以按照陈群的意见,体面的收兵结束这场战事了。
至于司马昭,他回邺城,其实带着一项任务的。
而季汉这边呢其实诸葛亮现在对刘协的态度吧,也挺微妙的。
这事情的影响力太大,所以曹叡肯定不能让刘协继续在山阳县呆着,正好借着召回司马昭,询问河内战事的机会,让司马昭去一趟山阳县,把刘协“请”到邺城。
他们真正在乎的是利益,就算否定了曹魏的法统,也不过是获得那些世家大族口头上的一些支持而已。
季汉满朝文武官员,哪个会肯答应?!
说难听一点,如今大汉已经打回洛阳了,将来要是再打下中原,打下河北,就算没有刘协的背书,大汉难道就不能三次中兴了?!
而如今,曹叡把刘协“请”回邺城去,诸葛亮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司马懿和夏侯霸回邺城,完全是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