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安本是想笑的,但一瞅崔颐那反应,她此刻若是笑出声怕是崔颐得难堪成什么样。
还是不要杀人诛心了。
“小事小事,也是我忘了提醒夫君,这家汤包汁水太多,吃时要小心。”
眼神示意下,一旁侍候的青芸手脚麻利地递上帕子,将案上汤汁收拾干净。
崔颐神情尴尬地拭去唇边汤汁,才恍然知晓这是温氏买的外食,而后更不好动筷子了。
月安见崔颐后续一口未动汤包,心里头更是笑开了花,一人将剩下的汤包全吃进了肚子里。
入夜,两人相安无事地各自睡着,一盏灯火摇曳,气氛沉静如水。
崔颐扭头去看,入眼的只有厚实的床帐,什么也瞧不见。
温氏真的一个字都没打算同他说。
直到入睡,崔颐才彻底确定,一双眉眼冷沉,好半晌才阖上眼眸。
睡吧,睡着了便不会有那么多杂念了。
崔颐暗暗告诉自己,用了比平时多出两倍的时间才入睡。
……
中元节到了,因为要祭祀先人,汴梁城又忙碌了起来。
这一日,家家户户都要购置冥器,如靴鞋、幞头、帽子、金玉犀牛假带、各种颜色的衣裳,用来祭祀先人。
鬼门大开,不仅有让小儿恐惧的孤魂野鬼传闻,更有亡故亲人此夜得以重返人间,与亲人相见的说法。
于是中元节这个“鬼节”不再只剩下令人恐惧的幽暗,还有期盼。
各家瓦子在中元节也排起了《目连救母》的杂剧,引无数看客掉泪。
暮色西沉,待崔家父子回来后,徐夫人也带着她着手祭祖了。
父子两人换下官服,着一身轻便常服带着祭品前往宗祠。
祭品无非是素食,有穄米饭、明菜花、花油饼等等。
崔尚书和徐夫人并肩在前面,月安同崔颐行在后头,一家四口一板一眼进了宗祠,开始祭拜先祖,告慰先灵。
说实话月安是不大喜欢进崔家宗祠的,还是中元节这一日,生怕崔家先祖显灵,将她这个假后生媳妇给收拾了。
虽然书上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她从小到大没少听一些稀奇古怪的灵异故事,心中还是存着几分敬畏的。
于是,崔颐是个颇有洞察力的性子,祭拜先祖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温氏的不安与紧张,心中难免狐疑。
但此刻不是说话的时候,崔颐只能按下这股狐疑。
祭祀过后,月安又端着笑和崔颐一家吃了顿家常饭,拖着有些疲乏的身子回了梅鹤院。
今日逢五,是要做面子功夫的日子,两人在文松院用过饭便一道回来了。
夜色已深,两人沐浴后留下一盏灯安睡去了。
月安睡前还将枕边的画打开看了一会,这才心满意足睡去。
深夜寂静,纵使是一点点细微的动静此刻都显得无比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