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孙威又向赵朔献上了白砂糖。
在这个时代,糖业已经是个比较成熟的产业了。赵赫在埃及,埃及人为了表示臣服,还献上了两千糖块堆迭而成的小塔。
江南的制糖业,更是非常发达。以四川、福建和浙江为主要产地,生产着各种糖类制品,《糖霜谱》这种介绍如何制糖的专业书籍,都诞生了一百多年了。
至于通过贸易,向着扶桑、南洋诸国、真神教诸国进行输出各种糖类制品更不用提。
甚至福州人有独特的秘方,能制出“干白砂糖”来。
只是他们的技术路线好像有问题,产量极低,价格极高,市面上很难看到。一部分成了皇家贡品,另外一部分,没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的人,即便有钱也买不着。
也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糖业如此发达,而且主要集中在南宋地区,赵朔征战西方诸国获得了海量的钱财也不缺钱,之前也就懒得传授什么“黄泥水淋脱色法”了。
直到全取宋国后,赵朔才向麾下的工坊传授了“黄泥淋水脱色法”,让工坊研究制造白糖的技术。
果然没什么技术含量,现在工坊就拿出了成品。
以后白糖工业,就是赵朔的一大财源了。
其实,仔细想想,白糖也不光是有食用方面的用途,军事上也是可以使用的。
白糖加火药等于大伊万嘛。
赵朔又交代孙威,将火药和白糖结合起来,看看如何达到最大威力,或者开发出什么火器来。
之后,孙威又让人拿来了几匹布。
其中一匹布,是工坊里的工匠们最近发明了一种叫“踏布”的工艺,也就是说将织好的棉布卷上木滚置于石板,通过足踏千斤凹形石左右滚动挤压布料。
这种工艺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其一,能让棉布更加致密,降低洗了之后的缩水率。
其二,让棉布的外表更加光滑柔顺,更加有质感,摸起来也更加柔软。
其三,减少了尘埃的吸附,更不容易脏。
另外几匹布,有的是增加了新的颜色,有的是改进了工艺让图案更加精美。
赵朔从本性上讲,其实对这些并不太感兴趣,但是外表上丝毫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额外赏赐了立下功劳的工匠。
无他,服装的美观,虽然不能显著提高国家的硬实力,但是对于软实力的提升还是很有益的。
何谓华夏?
“有服装之美曰华,有礼仪之盛曰夏”。
华美的服饰,本来就是天朝上国的标志之一。
华夏服饰的发达,更是能增加蛮夷对华夏的向心力。
赵朔对这些不太感兴趣,那是他个人的性情。但对于一个国家统治者来说,还是需要重视的。
之后的几样东西,就不适合在这里看了,孙威带着赵朔视察各个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