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可能!”
孟珙没有接那圣旨,而是肃然摇头道:“当初山东为前线,所有统制官以上的家眷,尽皆送往临安。陛下一道旨意下,谁敢不遵?”
“这次的襄阳之战,从赵朔攻入京湖地区,到汉水交通断绝,总共超过三个月的时间。陛下若是有意,早就明发圣旨,让包括孟某在内的襄阳诸将通过水路,送家眷去临安了。为何现在才让你魏相监禁孟某的家眷?”
魏了翁却冷笑道:“孟珙,你当陛下是傻的吗?河南诸将投降了诸赵朔,朝廷可曾将他们抄家灭族?
“如果你献襄阳而降,即便你的家眷在临安,陛下又真的能对他们怎么样吗?倒是在这里,万事有老夫一力当之,与陛下何干?”
啪!
说话间,魏了翁直接将那圣旨,甩到了孟珙的面前。
这份圣旨,当然不是正规的圣旨了。大宋正规的圣旨,需要皇帝下旨,中书起草,宰相签押,皇帝画可用玺。门下审核,尚书省下发……等一系列程序,根本就没法子保密。
这份圣旨,只是宋朝皇帝赵昀手书并且用玺的秘旨。
用在文官头上,一句“此乃乱命,臣不敢奉诏”就能顶了回去。
不过,用在武将头上,武将就不能不遵。
如今宰相魏了翁执行这道旨意,更是相当于在宰相对这道旨意进行了签押,效力就更强了。
“襄阳之围,关乎天下安危,望魏相为国家计,不顾自身安危,便宜行事。孟珙,武人也,难识大体。必要时,魏相可监禁其家眷,促其守城之决心。若孟珙执意投降,魏相断然行事可也!”
这圣旨总共才一百多字,却每个字都重若千钧,砸向了孟珙的脑袋,砸得他头晕转向,脑袋嗡嗡作响。
“魏相为国家计,不顾自身安危,便宜行事!”
“孟珙,武人也,难识大体!”
“若孟珙执意投降,魏相断然行事可也!”
“我明白了!明白了!”
“原来朝廷是如此看魏相,又是如此看待我若孟珙的!是我,太高看了吾等武人,太过高看了自己!”
“哈哈!哈哈哈!”
孟珙手持那份大宋皇帝手书的圣旨,大笑起来,状若狂癫!
魏了翁凝眉竖立,赫然站起,道:“孟珙,休得装疯卖傻!圣旨在此,你到底是遵与不遵?”
“那我要问魏相一句话,所谓断然行事,是什么意思?是杀我全家吗?包括我那还在襁褓中的孙儿!”
“你可以这样认为。”
“我还有最后一问,城破之后,我孟珙自然是不肯投降的。赵朔若要杀我全家,那自然是我全家为大宋尽忠了,死而无憾。但也有可能,赵朔开恩,不杀我的家人。那时候,不知我的家人,是否还活着?”
魏了翁毫不犹豫:“孟将军如果深明大义,与城偕亡。你的家人,自然不会有污你的清誉。”
顿了顿,他缓和了一下语气,道:“孟将军,国势如此,你不能怪罪朝廷和老夫,对你如此苛刻。按照朝廷部署,我两淮大军,四川精兵,以及殿前禁军,都会倾力来援襄阳,此城绝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