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将军赵伯然?”
赵伯然就是赵俨。
曹叡东巡时,就是让赵俨领军先行,救援合肥。
可以说,赵俨是许昌的重臣里,最能领军的一个。
可惜的是,他是老臣。
虽说一直以来,赵俨在曹爽与司马懿之间,从未有过明确表态。
但曹爽对大魏的老臣,特别是什么四朝三朝老臣,颇为不信任。
所以赵俨虽是骠骑将军,但手中的兵权,却是早被曹爽兄弟夺得一干二净。
直至许昌危急,有能力,而且还能担任起守卫许昌的人,居然还是这位老臣。
“辅佐赵伯然留守许昌的,还有一人,也需要注意。”
“谁?”
“讨寇将军王伯舆。”
王伯舆就是王基。
王伯舆在先帝时期,曾因公事被免。
后来又被曹爽提拔启用。
只是王基虽是曹爽举荐重新出仕的,但对曹爽专权,导致魏国风气大坏之举,大是不满。
甚至还撰《时要论》来讥讽时事。
这就肯定是要惹得曹爽不爽了。
不过王基是他举荐的,若是再以过错二免其官,未免显得曹大将军有眼无珠。
所以王基这几年,只是得了一个冗官而已。
这一次,曹爽让他留守许昌,为了不被人说他是公报私仇,甚至还给王基封了一个讨寇将军的名号。
许昌的混乱底下,暗流涌动。
——
从许昌跑到谯县的曹爽,有些惊魂未定,在得知西贼并未前去攻打许昌后,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只是光靠手里这点禁军,总觉得不太够,于是他又以天子诏令的名义,命令王凌派军前来谯县护驾。
太后和天子突然驾临谯县,就算是谯县建有宫室,但宗亲、公卿、大臣不断涌来,仍是让谯县显得混乱无序起来。
一片闹哄哄的,其间夹杂号哭之声,公卿大臣们,步伐急促而踉跄。
他们互相推搡,试图在人群中开辟出一条通道。
满是泥浆的地面上,时不时出现一只看不清颜色的靴子。
这一切,让大魏的公卿大臣们,显得狼狈无比。
宗亲曹冏见此,不由满面悲伤,哀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