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行事都讲究含蓄,一群大老爷们儿还要写闺怨诗,像祝明璃这种性子是会受人指摘的。但关起门来就事论事,又会觉得莫名地爽利、省心,是“自己人”。
不过今日的重点不是她的性子如何,她前脚走,后脚消息就散开了。一传十,十传百,细节不明,但大家都知道新主母眼里揉不得沙,要大力整顿下人了。
大伙儿各有心思,最下面的觉得事不关己,最上面的只觉得祝明璃幼稚得可笑。谁都知道她是为了立威,但太稚嫩了,他们在沈府待的时间比她岁数还多,一个急功近利的莽撞儿媳,一群用惯了的“忠仆”,沈母怎么可能偏向前者?
沈令仪在进院前也持有这种担忧,直到见到了沈母的反应,即使她没有亲眼见到祝明璃梳理出的证据,她也觉得这事儿有八成稳。
她跟在祝明璃身后琢磨,祝明璃猛地一回头,吓了她一跳。
“三叔母?”
祝明璃看向她斜上方,明明刚才好感度还是89,现在就变成了93,这也太快了点。
离刷满第一个好感度的目标越来越近了,祝明璃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令仪还未用过早膳吧,不如去我那儿,用完膳再继续交割,我还有些不明白的事宜想要请教你呢。”
沈令仪本想礼貌拒绝,但听到后面半段儿,顿时汗流浃背了,略显心虚地道:“三叔母太客气了,何来‘请教’一说,我才是要多多向您学习呢。”
算了,伸头缩头都是一刀,今日她也领略了三叔母的本事,拖着藏着不如坦荡点。
沈令仪愁云满面地跟在祝明璃身后,弄得来打探消息的下人们疑神疑鬼,不知新主母新官上任这把火要烧到何处。
祝明璃的院子离得不算远,但沈令仪也不会闲着没事儿往这边儿晃。当她从思绪中回神时,发现路还是那条路,气氛却不一样了。
府里什么时候安排了这么多小丫鬟做打扫的活计?
金字塔上方的奴仆们焦头烂额,最底层的却看到了希望。不管是真整顿还是只是谣言,她们都愿意过来碰碰机会。如果一辈子当小丫鬟,月钱全被“干娘”“姐姐”们拿走,混到大丫鬟的年纪也是过着受气受累没出头的日子,不如铤而走险,万一主母瞧着灵巧,把她们调到主母院儿里伺候呢?
所以一个个像皇帝路过路上的嫔妃一样,卯足了劲儿露脸。
沈令仪都觉得怪怪的,别说祝明璃了。
她把面板调出来,名望度还是在lv1,为什么会出来这么多小丫鬟,一个二个得恨不得把地皮扫起来三层。
二人还未走近院门,远远地就有人瞧着祝明璃一行人的身影,连忙进院子里对厨娘汇报。
短短三日,绿绮就生出了危机感,娘子明显更重用焦尾——虽然自己听令于祝府,并不代表她不敬重娘子,更不代表她不想被娘子重用。
焦尾出身不好,而绿绮却是从祝家二夫人院里调来的,更懂作为贴身大丫鬟需要的特质。衣食住行面面俱到,如果说主母是一个府里的总管,那么大丫鬟就是总管的特助。
在出门前,绿绮就对小厨房交待了下去,饭菜做好了温着,手脚利索点,娘子一进门肯定就要用膳,所以提前就得备好,娘子一句吩咐,早膳就得端上桌。
除了绿绮打起了十二分功夫,小厨房里的人也铆足了劲儿,生怕被罚离开主母院,今早小厨房的管事还专门立了规矩,连上菜的顺序也要注意。
沈令仪很明显感受到了这种区别,当然,一年前,在她接受中馈时,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只是这种变化并没有持续太久,也没有这么强烈——毕竟她从未立威过。
进了院子,无关奴婢可不敢在主母面前显眼,赶紧避开,于是院子里格外情景,却又井井有条。
绿绮在祝明璃落座后,立刻温声询问:“娘子,是否要传早膳?”
祝明璃转头看她,忠诚度不知何时加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