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母瞄了一眼低眉顺目捧着账本的丫鬟,哪还不知道她说的什么。
她确实需要一位能干的媳妇儿来规整这个家,但她喜欢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办事手段,而不是这样大刀阔斧的,太过冒失。
她没有心力教导这位年轻的儿媳成长,略显失望地道:“沈家这些奴仆都用了很多年了……”
沈令仪在一旁紧张地快不能呼吸了,祖母这话不就是在敲打三叔母吗?
祝明璃却没太大反应,这种语气才哪到哪儿的,在职场里甚至算不上冲突。
她能做的就是把现状尽可能梳理清楚,然后让上级领导拍板。
“母亲不如先看一眼我例的账目?”她将手上的几页纸递到沈母跟前。
沈母微微扬眉,祝明璃竟然把这种略带冒犯的动作做得落落大方。
出乎意料地,她并不反感这种行为,反而有种奇异的利落感。
接过这几页纸,第一眼就震惊了。
这是她从未见过的书面表达方式,一点也不规整,却格外地清晰明了。
图、数、文字并存,重点部分文字居然还加粗加大了,一眼就能抓住重点。
沈母以为自己会拿到几页“状纸”,结果拿到了几页PPT。
即使她心绪不佳,也能专注看下去,直截了当明白祝明璃想要表达的东西。
第一眼,她因为新奇的书写方式震惊,等到她快速读完这几页后,震惊被愤怒取代。
她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且沈府这些年来一直运作着,没有出过大差错,所以她并不认为需要大动干戈来整顿,直到看到了这些巨大的数目。
沈家家底厚,入不敷出不是事儿,但若是“出”的一大半都在贪婪无度谋私的管事奴仆上,那就是大事儿了。
沈母面沉如水,坐直了身子:“这些账目是谁算的?”
“是儿媳算的。”祝明璃给出明确答案,“母亲可找账房来验证一番,不过还是不要找府内的账房。”
她一人算的?可信度太低。但沈母并不追问,祝家这种家世,招揽些算科才子也不是奇事。
沈母点点头:“我明白。这笔帐要花费数日时间才能算清楚,到时还需你多上心。”
祝明璃从没想过弄巧呈乖侍奉婆母,增进婆媳关系。今日任务完成,她也该走了。
沈母倒是挺喜欢这种公事公办的疏离感,端茶送客时,认真地对祝明璃说了句:“辛苦你了。”
祝明璃清晰地看到面板上沈母的好感度连加三分。
这个婆母比想象中明事理,祝明璃很愿意和这种“上司”打交道,公事公办道:“既然我嫁了进来,沈家便和我同休共戚,谈不上辛苦。”
沈令仪在旁边听着,忍不住瞪大了眼。这种事是能明说的吗?三叔母也太敞亮了点。
大家行事都讲究含蓄,一群大老爷们儿还要写闺怨诗,像祝明璃这种性子是会受人指摘的。但关起门来就事论事,又会觉得莫名地爽利、省心,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