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出点问题,我们付出的代价可能会更大!”
赵达功的担忧,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常委的想法,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沉的附和声。
然而,政法委书记高育良却推了推眼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达功省长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
他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学者式的条理和说服力。
“任何干部都不是天生就会做事的,都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我们现在觉得他们年轻,压不住阵脚,但如果不给机会,他们永远也长不大!”
“我认为,恰恰是因为汉东正处于刮骨疗毒、破旧立新的关键时期!”
“才更需要一批有朝气、少包袱、敢于打破常规的年轻血液补充进来!”
“至于风险……”
高育良微微提高声调,“我们可以通过严格的选拔机制和加强后续的监督管理来控制和降低!”
“我尤其建议,要重点考虑一批高学历、专业能力强、思想开阔的年轻干部!”
“汉东未来的发展,需要新技术、新理念、新视野!”
会议室内的争论顿时激烈起来。
支持者认为这是打破僵局、注入活力的必然选择。
反对者则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用人务必谨慎。
双方各执一词,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沙瑞金安静地听着双方的辩论,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眉头微锁。
他知道,这个决定很难下。
最终,他抬起手,制止了越来越激烈的争论。
目光沉稳地看向众人,做出了决断。
“同志们的意见,我都听了,都有道理。”
“这样,折中一下!我们不搞一刀切,也不全面铺开!”
“采用试点的方式!”
“由组织部牵头,立刻在全省范围内,筛选一批政治过硬、潜力突出、有专业背景的年轻干部,数量不要多,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