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31章
“柳园中,可还安好?”
帐中摆满了精致的饭食,桌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却无人得暇享用。
明蕴之一坐定,便忍不住问道。
“一切都好,都好。”
赵嬷嬷笑着道:“老爷如今不带学生了,整日里写写字,钓钓鱼,晒着太阳,惬意的很。老夫人时常下山,找从前的姐妹吃茶,心情也好。二位常念叨着,要寻个时日入京,见见娘娘呢。”
明蕴之眼眶湿润,低头片刻,又抬眼道:“怎能劳烦二位长辈,该是我这个不孝子孙去探望他们才是。”
两位老人都过了花甲之年,腿脚不便,乘车赶路更是辛苦,益州离京城如此之远,她便是再想念外祖父外祖母,也从没想过让他们千里迢迢而来。
“只是……这机会难寻。”
她笑意泛苦,垂了下来。
“哪里难寻了,日后总有机会的。”
姚玉珠扬声安慰:“益州再远,一个月还到不了?我听裴晟说,二哥不是在着手修建什么什么渠么?到时候通了水路,更快了!”
明蕴之看向她,问道:“……什么渠?”
姚玉珠被问住了,戳齐王:“问你呢,回话呀。”
齐王自己学了个半斤八两,急着朝妻子卖弄,实则自己还未弄明白,谁知晓平日从不刨根问底的二嫂竟上心起来。
“就,就那个嘛……”他支吾几声,绞尽脑汁。
“兴平渠。”
朗润男声含着几分笑意,响起道:“现今还未修好,兴许再过个三五年,便好了。”
姚玉珠满脸崇拜地看向声音来处:“沈大人当真博学多才!”
齐王见妻子夸了别人没夸自个儿,幽幽叹了口气。
“至多三年。”
裴彧放下茶杯,淡声道:“水路通后,孤陪你一道回益州。”
明蕴之满脑子转着“三年”、“兴平渠”,生平第一次顾不上身边有些奇怪的场面。
齐王看了看桌上众人,心里嘀咕几声。
……怎么聚成了这个样子!
沈大人究竟是怎么加入进来的——还有二哥的表情,也太让他觉得阴森了!
昨日,二嫂与二哥去了西山行宫。到了晚间,二哥遣人来,请他帮忙安置一个嬷嬷。
他原先不知有何必要千里迢迢请来一个老嬷嬷,询问过后,准备出发时,听沈大人道:“……那嬷嬷姓赵?”
“老师认识?”
齐王问。
“若是个圆脸、约莫五六十岁的妇人,”沈怀璋轻笑:“或许是识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