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攥着袖角,指节泛白,声音细得像帐外的蛛丝:“父亲,若不放心大哥,让我去也行。”
卜虎转头看向次子,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片刻。
对于卜桓这个儿子,其实卜虎是十分想委以重任的……
但是这个孩子的水平不行,本来在草原上的时候,身子骨就弱,在族中,就颇为被歧视,看不起。
后来到了中原,自己想带着这个儿子,建立不世之功,从而提拔上来。
但是这个孩子,却对于文学上的事情十分喜欢,当然这个文学,也不是治国方阵,政策什么的,反而是琴棋书画,一些优雅的事情。
所以卜桓在洛阳的时候,基本上就和公子哥们厮混在一起。
而这次出征,他把这个儿子带出来,其实也就是给他刷军功的。
提拔人,虽然是你一句话的事情,但是你想提拔一个人,你得让人信服才行,不然的话,下面的人是有意见的,尤其是这军中。
当然卜桓也是明白自己父亲的苦心,但是他对于自己的水平是不了解的。
毕竟看多了一些豪爽的诗词文赋,还有一些古今典籍,会让自己有一种错觉,你行,我也行的错觉……
“你的确出色。”卜虎的声音放柔了些,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但现在还不是你出场的时候!”
他顿了顿,目光掠过帐外连绵的营帐,那里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帅帐的动静:“卜道子久在军中,即便输了,也能稳住局面,即便是仓皇而逃,也不会太过狼狈!”
可你……”
卜桓的脸“唰”地白了,耳尖红得要滴血。
他知道父亲没说出口的话……他连阵前鼓点都辨不清,真到了战场,怕不是先慌了手脚?
他知道自己在自己也也和父亲眼里是什么个水平……
他记得自己爷爷卜成喝醉了都拍着卜崔的肩叹“还是这小子像我”……那些话像针似的扎在他心上,早扎出了密密麻麻的孔。
这让他一直想证明于自己。
“我没试过,您怎么知道我不行?”他猛地抬头,眼里浮起一层水汽,却倔强地没让它落下来:“父亲是不是偏心?”
“只信大哥,连给我一次机会都不肯?”
“当初大哥,面对段豪的时候,可是被段豪生擒了!”
卜虎没再说话,只是定定地看着他。
那眼神里没有怒意,也没有辩解,只有一种近乎残酷的了然……仿佛在说,有些事不必试,答案早已刻在骨血里。
帐内忽然静得可怕,只有烛火噼啪爆着灯花。
卜桓被父亲看得浑身发僵,攥着袖角的手慢慢松开,指缝间渗出汗来。
他知道,这场争执从一开始就没有胜算,父亲的沉默,就是最锋利的回答。
卜崔看着弟弟泛红的眼眶,想劝些什么,却被卜虎一个眼神制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