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晋末长剑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微妙的关系(第3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微妙的关系(第3页)

这些人多为追兵,而鲜卑骑兵却已经看不到几个了,要么逃、要么降、要么死,或者干脆躲起来,已经没几个人敢公然在旷野中出现了。

大群骑兵之中,邵慎统率的左骁骑卫、银枪右营还在慢吞吞地行军。

过路的己方骑兵看他们车马多,偶尔有人过来讨一些食水、马料,然后再继续追敌,简直把他们这支步军当成了移动补给站。

邵慎气得满脸通红,一贯骄横的银枪军儿郎也目瞪口呆。

这是一场和中原阵列而战风格迥异的战争。

打到现在,基本可以下结论了:双方都是以骑兵或速度较快能跟上节奏的骑马步兵在厮杀。

传统的车营步兵太慢了。

他们或许战斗力很强,但在骑兵持续不断的骚扰下,每天能走十几里都算好的。有时候骚扰力度大,一天只能走数里。

鲜卑人没适应金正的骑马步兵战术,上万骑兵围攻据守高地的两千人居然吃不下,山路一堵,直接冲不过去。

晋军步卒也对抓不住敌军主力、自身行动迟缓感到无奈。

双方都在适应,都需要加深了解对面的战术。

就目前来看,深入渺无人烟、地势平坦的大草原,还有诸多难处,还需要进行针对性训练。

不过,与不同作战风格的敌人遭遇,本身也是一种提高。

战斗力就是在这样一种反复学习、反复改进的情况下提升上去的。

二十八日,邵慎率军抵达了马邑。

银枪右营休整一天,他则摆脱了银枪军这种“累赘”,亲率左骁骑卫北上,直扑中陵源。

一路之上,自此向北的己方骑兵为数不少,谨慎中带着乐观,一刻不停地追击着。

中陵源(大概在今凤凰城镇附近)已经成了骑兵的海洋。

每天都有人过来,每天都有人离开,看似乱糟糟,但其实比之前有章法多了。

二十八日当天,贺兰蔼头率最大一股人马四千余骑北上,直趋善无西北的古长城隘口,过连岭,进入诰升袁水流域,返回盛乐。

而在他们西边近百里外,丘敦氏带着相对完整的九千余骑走另一条路北撤,两者之间隔着群山,已然难以联络。

金正则还逗留在善无附近。

窦氏父子已经投降了,但伊娄氏的人漫山遍野都是,还在拉扯谈条件。

金正等了几天,怒不可遏。

二十八日一大早,他带人与大军汇合。

左飞龙卫八千余甲士悉集于此。他让人清点下随军粮草,还有七万余斛,足够全军吃一个月了,于是不再犹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