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庾琛有些叹息。
不少士人还觉得梁公非他们不可呢,真该来陈郡、南顿、新蔡、汝南等地看看。
地方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梁公的门生在底层历练几年后,完全可以接管县一级的官职。
没有豪族掣肘。
没有士族使绊子。
县令直接对接乡长。
乡长本是营正,对本乡十个村落非常了解,能直接找到以前的十个下属(队主)——听起来有点军事化色彩,但流民们之前本就是按军法管治的。
这是独属于他女婿的“庄园”,囊括数郡之地的超大号庄园。
“梁公有令,梁国十郡加征粮豆,发往青州、冀州赈灾。”庾琛转过身来,看向太守郝昌,面容严肃地问道;“户征十斛粮,可能办到。”
郝昌思索了下。
办肯定是能办到的。陈郡百姓有余粮,十斛是可以挤出来的,不算什么大数字,但他是老油条了,知道这个数字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于是说道:“营建梁宫之时,陈郡已输粮三十万斛。今岁再征,负担有些沉重了。”
庾琛瞪了他一眼。
郝昌面不改色,平静地看向庾琛。
庾琛转身离去。
幕僚们得其眼色示意,走了过来,与郝昌讨价还价,最后确定了户纳七斛粮豆的数字。
陈郡五县,可提供二十多万斛赈灾粮,收集完毕后,即可装船启运至汴梁,再沿济水输往青州,沿途损耗不大。
庾琛没在陈郡逗留太久。
二十三日,他抵达了南顿,太守魏浚亲出城相迎。
南顿有一个超大型邸阁。相谈一番后,决定从邸阁内调粮十五万斛,运往青州,南顿太守魏浚自乡里征粮填充邸阁。
二十五日,庾琛至新蔡郡,征粮八万斛。
二十八日,至汝南郡,征粮六十万斛……
“阿妹,你怎么来了?”已经停工的观风殿建设工地上,庾亮正在指挥力役们将建筑材料收拢存放起来,却远远看到了由殿中尚书蔡承护卫而来的妹妹庾文君。
“大兄,夫君说司、冀、青等州被灾,夜不能寐,你有没有——”庾文君离开了侍卫,走近几步,轻声问道。
“阿爷已南下陈郡等地征粮了。”庾亮看着妹妹略显焦急的神色,心中有些不舒服。
没嫁人之前,妹妹还是很体贴兄弟姐妹的,经常拿着《食疏》研习,偶尔给他们做一些糕点饭食。做女红之时,也忘不了他们。
可一嫁人,这些就是夫君专属了。
没有脑子,整天夫君长夫君短的,再生气,夫君哄几句就眉开眼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