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英,你发现没有,那个潘大娘好像都没怎么吃饭?”
有几次陈冬梅问她要不要帮她打饭,她都说不用。
“可能我们吃饭的时候她吃了吧。”
都说救急不救穷,潘大娘这样子真的不值得同情,杜红英也不去当什么烂好人,各人都有各人的命。
让杜红英没想到的是,她才和娘回家,章昌旺就找上门来了,理由是觉得她是好人。
“杜总,是这样的。。。。。。”
邀请她投资,镇上要建陶博物馆,但是上面批的资金很少建的规模就很小,远远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经高人指点,章书记跑来找杜红英,请她建一个私人博物馆。
“章书记,这事儿我先考虑考虑。”
隔行如隔山,杜红英觉得这个跨度太大了,她一点儿底都没有。
立即就去查相关的手续,还特意请教了赵崇庆那个搞古董拍卖的儿子。
得到的答案是私人博物馆兼具文化价值与商业潜力的特性,但目前政策还不明朗,就有很多不确定性。
长远来说,也是可以的。
当知道旁边要建一个陶文化博物馆时,表弟的语气就大不同了。
“可以搞,公益性的博物馆肯定是有政策的,你的博物馆就在旁边,很多活动都是可以合作的。”
杜红英觉得政策没明朗就有风险。
结果表弟的原话是:“风险和收益成正比,而且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的。”
而她建博物馆的藏品几乎都不用愁:老杜同志分给他们姐弟四人的大大小小的藏品就有上千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