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几个负责人纷纷点头。
认为财务部负责人说的是老成持重之言。
陈海峰最开始的商业布局是遍地开花,通过手中掌握的庞大资金先把地皮买下来,然后按照各个区域的分配需求,修建商业综合体,或者单独的住宅小区。
随着黄家将陈海峰当成的心头大患,之前的安排势必无法奏效。
现在能做的是集中资金,稳扎稳打。
“大家先安静一下。”
陈海峰打断众人的七嘴八舌,说道:“你们的想法都对,不过不适合用在现在这个环境中。”
“为什么?”
李强忍不住问道。
陈海峰微微一笑,解释道:“黄家为了打压我们,不仅在地产领域对我们进行包围,同时还向外散布谣言,说我们是一家黑心公司,修建的建筑质量非常的差。”
“甚至还有谣言说,咱们用的不是混凝土和钢筋,修建的楼房几天就会倒塌。”
正所谓三人成虎,黄家不停的散播不利于陈海峰的谣言,大量市民信以为真。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陈海峰接纳了众人的意见,采取稳扎稳打的扩展方式,房屋修建好以后,市民们也不会买。
想要破局,首先要给公司制造一个好名声。
修建公益设施看上去是一个赔本的生意,可从另外一个方面想,未尝不是一笔好买卖。
以陈海峰现在的资金来说,即便承接全市的公益建筑,也不会损失多少钱。
修建这些公益设施时,陈海峰公司的名气,会随着老百姓的口口相传散播出去。
之前那些不利他的谣言,很容易就会不攻自破。
一旦老百姓信任的陈海峰,口碑效应就会产生。
除了这点,陈海峰心里还有一个盘算。
为了之前的计划,陈海峰招聘了大量的管理层和员工,又对施工队的规模和设备进行了扩大。
长时间停滞不用,或者收缩了发展脚步,公司内部肯定会出现懈怠的气氛。
等到陈海峰想要真正发力时,必须花费宝贵的时间,解决公司里的各种麻烦。
与其如此,不如承接全市的公益设施,一方面锻炼团队,另外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为自己制造好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