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写字楼以及民宅三处位置结合在一起,能够迅速提升这块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带动周边的经济蓬勃向上。”
为了得到两个有关部门的支持,陈海峰滔滔不绝地讲起商业综合体的好处。
以往的商业区都集中于城市的市中心,好比步行街和百货大楼一样,是一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陈海峰的商业综合体相对更为完善。
他打算在每个区域都设置商业综合体,让这个区的居民不用费力跑到市中心购物。
家门口就能体验到先进的商业服务。
商业综合体里边的写字楼,能够满足企业就近招募员工的需求。
周聪和崔林低声交谈一阵,询问道:“你说的这些都能实现,那对于当地以及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确有着长足的好处,不过有一个问题,你没有解释。”
“什么问题?”
陈海峰问道。
“规划是好的,可是如何吸引来商户,以及入驻写字楼的企业呢?”
周聪一字一句的问道。
这个疑惑不仅困扰着周通,同样还在困扰着崔林。
崔林也想知道陈海峰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无论是入住写字楼还是入住修建好的商场,都需要交付一笔使用费。
放弃现成的商圈,到一处刚刚开发的商业综合体,招商成了最大的问题。
老牌商圈拥有着成熟的商业配套体系,并且还有固定的客户人群。
陈海峰的商业综合体修建好以后,该以什么办法招募租户?
若是以减免租金,又或者低租金的方式招募,虽然能够招来企业以及商户,但是陈海峰根本没办法盈利。
为了盈利,陈海峰肯定会在基础设施上面节省。
这就不符合相关部门的初衷了。
假设陈海峰以正常的租金招揽租户,花同样的钱,住户们为什么不去老牌商圈?
干嘛要来陈海峰的商业综合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