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觉陈海峰表情凝重,许霞下意识问道:“海峰你怎么了?刚才还一脸笑容,现在怎么变得这么严肃?”
陈海峰知道自己有些失态,故作无事道:“没什么,我在考虑接下来的发展方案。”
“海峰,我知道你是个事业心极重的人,但是也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你才20多岁,没必要把自己当成几十岁的老头子。”
许霞开了个不轻不重的玩笑。
许霞觉得陈海峰事业心太急迫了,来到越州没多久,就要在此地建立多家超市,并且指点自己迅速扩大经营项目。
保留原有汽配厂的同时,去汽车城那边租赁多个摊位销售进口汽车。
许霞的确有这样的想法,但觉得现在还不是时机。
汽配厂刚刚渡过难关,需要稳定内部。
等到汽修厂彻底恢复业绩,再考虑对外扩张的事情也不迟。
陈海峰和许霞的想法截然不同,认为汽配厂现在只是一碟开胃的点心。
销售汽车才是重心。
不能在半年以内完成这个布局,接下来的发展将会举步维艰。
许霞并不认为陈海峰说对,但陈海峰是她的主要合作伙伴,并且占有整个公司90%的股权。
即便相信心里有许多不解,但也只能按照陈海峰要求,与汽车城那边取得联系,商议租赁场地的事情。
这些事情,大约年前就能够办好。
结束这场不算愉快的午饭,陈海峰和许霞离开了粤海楼。
许霞开车将陈海峰送到酒店,临走时说道:“海峰,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去,提前通知一声,我去机场送你。”
“大约这个月月底吧。”
陈海峰现在还有最后一件事情没办完,就是给赵海波企划案。
回到酒店,陈海峰拿出草稿纸,用钢笔在上面勾勒出超市的下一步发展。
前段时间,陈海峰已经和王强达成了尚未签字的合作意向。
一旦整体超市框架建成,王强就会加入到其中。
利用他的人脉和能力,帮陈海峰补全超市系统中最重要的物流体系。
而在此之前,陈海峰需要先在越州当地,把超市的架子构建起来。
赵海波是陈海峰最看重的管理人才,不过这个人暂时无法完全领会陈海峰的意图。
陈海峰必须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企划案的方式传达给赵海波。
花了十几个小时,陈海峰写下了十几页的企划案,最后放进了档案袋,回到床上开始补觉。
睡了几个小时,陈海峰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