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有三项权利,必须紧紧握在老板手里。
分别是人事权,财政权以及管理权。
陈海峰除了保留财务权以外,将另外两项大权都交给了赵海波,可见对他的欣赏。
几天前,陈海峰联系了越州的人杰猎头公司,点名概要的希望对方帮自己找几名有着多年管理经验的零售业人才。
90年代初期,帮助企业招募职业经理的猎头公司已经初见雏形。
只不过这些猎头公司的业务,并没有被国内企业广泛接受。
只有外资企业会选择有猎头公司帮自己招募人才。
听说陈海峰这位土生土长的国内企业家,想要借助自己的公司招揽职业经理人,人杰公司的总经理亲自出马,精挑细选了五名符合陈海峰要求的管理者。
并且在第二天,人杰公司总经理亲自将五个人的档案送给陈海峰。
经过一番挑选,陈海峰的注意力放在了赵海波身上。
如果陈海峰记得没错,再过几个月,赵海波就会入职越州百货大楼,成为这间百货大楼的副总经理。
和所有的百货大楼一样,越州百货大楼在这个年代也面临着转型。
人员结构老化,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产品补充不及时。
这些问题,深深的困扰着零售百货业。
赵海波上任以后,大刀阔斧的裁剪了一大批的无能之人,首先在百货大楼推行了销售提成制度。
每名柜台的工作人员,每天都有定额的销售任务。
完成销售任务,将会获得额外的奖金奖励,如果可以大面积超额完成,甚至可以越级将他提拔成管理层。
赵海波没有照搬国外零售百货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在融合的现在国内制度的情况下,创造出了一条独特的激励奖惩制度。
在这份制度的帮助下,越州百货大楼成为了全国数百家百货大楼中,唯一实现利润超幅上扬的公司。
五年后,赵海波凭借的这份完美的履历,从越州百货大楼跳到了一间国外大型超市,担任亚洲区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