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开始,大量洋东西涌进国内,吸引了不少的年轻男女。
出国潮,就在那个时候出现了。
为了出国,这些人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放弃了无量的前途,投身到的全民学外语的大潮当中。
别的不说,单说来此排队的市民,10个有8个是抱着出国梦来的。
他们要么是联系国外的学校,要么是与之前出国的亲戚沟通,想办法将自己一块带出国。
这种出国风潮从80年代末期兴起,一直延续到2000年中期。
直到我国的经济全面腾飞,并且国外经济出现停顿,风潮才有了下降的趋势。
陈海峰处于辉煌的那个年代,老百姓们已经从,国外月亮比国内圆这个迷局当中走了出来。
姑娘已经打通了电话,用种陈海峰听不懂的外语与对方进行沟通。
陈海峰觉得耳熟,仔细想了想感觉这好像是德语。
几分钟后,姑娘一脸怒气地挂断电话,一把将手机放回陈海峰手里。
“怎么,出国留学的事情被国外给拒了?”
陈海峰随口猜测道。
或许是感觉自己刚刚的举动不太礼貌,年轻姑娘先向陈海峰道了句歉,解释道:“不是出国留学被拒,是我遇到的黑心的洋老板。”
“黑心老板?”
陈海峰好奇的说道:“你的老板是外国人?”
年轻姑娘点了下头,气鼓鼓的说道:“都说外国人讲诚信,可只有亲自跟他们打过交道,才会知道外国人跟咱们一样,有好人也有坏人,有良心商人,也有无良奸商。”
“本姑娘运气不好,碰到了这个该死的无良奸商。”
不等陈海峰继续发问,年轻姑娘像是抱怨一样,自顾自的讲起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年轻姑娘名叫谢丹,今年26岁,高中毕业以后,家里的父母帮她联系了远在国外的亲戚。
通过亲戚帮忙,谢丹没有在国内参加高考,直接读了预科,顺利的入读了国外的一所商业学院。
毕业以后,她按照父母的安排,决定留在国外发展。
由于尚未拿到绿卡,谢丹无法面试那些大型公司的正式岗位,只能暂时以临时工谋生。
即便是当临时工,谢丹也没有去餐馆商场之类的地方工作,而是找了一间4S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