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场长您的遭遇在下深表同情,不过在商言商,贵工厂的整体价格的确不值200万。”
陈海峰伸出一根手指,说道:“我最多最多,可以出100万的价格买下这座工厂。”
“不行不行。”
马厂长连连摇头说道:“陈总,你这个价格是买荒地的价格,不是买工厂的价格,每平米100块,我已经是赔本了,如果你再降到每平米50块,发完拖欠的工人工资,我本人将一无所有。”
明知道马厂长是在哭穷,不过陈海峰也没有揭穿。
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陈海峰耐着性子听完马厂长这番诉苦话,微微一笑道:“大家明人不说暗话,你是商人,我也是商人,有些事情没必要点破,一口价,120万。”
“如果可以,咱们现在就可以签合同,三天以内我让人把钱打到贵工厂的账户,你若是不卖,就让杨骏再帮你找找买家吧,不过我想整个申城,恐怕不会有人像我这样大方。”
此话一出,马厂长的脸色越来越凝重,仿佛被陈海峰抓住了什么命门一样。
事实也正是如此。
马厂长的这座工厂看似占地面积极大,并且水电配套设施齐全,但却有一个先天大问题。
那就是生产受到了严格的限定。
这里所说的生产,并非是指工厂的产量,而是说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
作为曾经的远东金融中心,历经几十年风雨后,为了重新焕发这座城市的光彩,申城领导极其重视城市的整体发展以及经济繁荣。
越来越多的外商涌进申城,需要给他们制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工厂距离市区太近,并且还是生产化肥的企业,问题一下子就出来了。
众所周知,化肥厂在生产产品的同时,还会排出大量的有毒废料,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城市的美观以及环保卫生。
一个多月前,厂长收到了相关部门的通知。
化肥厂必须转型,不能继续生产化肥。
同时通知指出,除了化肥,也不能生产其他有污染的重型工业产品。
这样一来,土地的使用范围就被极大的约束住了。
不能生产重工业产品,有害的轻工业产品同样不能生产。
最后便只剩下寥寥几样选择。
要么生产食品,要么生产那些不会造成污染的小型工艺品。
用2万平米的厂房生产这些东西,无异于是暴殄天物,根本合不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