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万可以帮助食品总公司做许多事情,拿出其中的200余万抹平之前因为购买两条生产线出现的亏空。
剩下的400余万,一半拿来给第一食品厂充当现金流,另外的200万充当工资,发放给几家工厂的工人,对工厂里的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淘汰。
“我对方便面这个行业充满了信心,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内各大商场商店内的货架上,摆放的都将是我们的国产方便面。”
闻言,现场传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王璐心中却有些失望。
本以为陈海峰能够说出什么样的高谈阔论,没料到竟然是附和他们的话。
作为一名眼界不凡的现代女性,王璐清楚方便面市场,外来一定会被外资掌控。
国内企业想和他们对抗,简直是天方夜谭。
等到众人掌声停歇,陈海峰继续说道:“不过老祖宗也告诉过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想要让我们的方便面超过小厨师,就绝对不能和他们正面硬碰,需要另辟蹊径。”
“另辟蹊径?什么是另辟蹊径?”
在场众人窃窃私语,陈前进忍不住询问陈海峰,另辟蹊径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不在方便面上和他们抗衡,难不成在面粉上?
可是人家也不生产面粉呀。
“诸位,请恕我卖个关子,我接下来的安排,关乎着一个极大的商业计划,在没有和大家成为自己人之前,这个商业计划我是不会说的。”
陈海峰语境高深的说道:“至于陈前进,陈总经理所讲,我想入股食品总公司,需要拿出1000万的资金,这笔资金我能够拿出来,但起码需要一年的时间,我想诸位恐怕没有这个耐心,等我一年吧?”
众人纷纷点头,一年以后的情况谁也说不准。
没准食品总公司在一年后能够焕发生机,重新走上正轨,也没准因为负债累累而破产。
总之,以后的事情现在拿来说非常不合适。
望着众人的表情,陈海峰已经明白了他们心里的想法。
“我会先期投入400万,至于剩下的600万,以业绩进行弥补。”
按照陈海峰的整体构思,既然食品总公司将入股价格提升了一倍有余,那他的想法也要随时改变。
400万注资这件事不会更改,不过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下面会有一条附加条款。
陈海峰需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改善面粉厂的销售困境,将营业额由负增长提升到顶峰时期的三倍。
若是无法达成附加条款上的要求,三个月后,陈海峰会自动走人,注资的400万也将一并送给食品总公司。
面对这个诱人的条件,众人的心思开始活泛起来。
陈前进与他的亲信钱昌明和赵海涛窃窃私语,其他几人也在议论着这项条款的可行性。
坐在角落里的王璐,拿着笔在纸上勾勾写写,也不知道在写些什么。
王璐抬起头望着前方神情自信的还有海峰,眼中出现了奇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