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陈海峰的这番话,王璐陷入到了久久的沉思当中。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王璐忽然把头抬起来,露出了嫣然的笑容。
“陈先生,你是第一个觉得我适合走经商这条路的人,谢谢你对我的支持。”
“我也想冒昧问一下,你若是做生意,准备从事什么样的行业?”
“对外贸易。”
此刻,换成王璐不加思索的回答。
王璐坦言告诉陈海峰,她要做的生意是对外贸易。
如今国内商界百花齐放,与国外的交流日趋紧密。
在这种情况下开一家涉外贸易公司,绝对会有光明的前途。
“王小姐,不是我泼你冷水,想要开一家对外贸易公司,绝非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你必须在国外拥有着广博的人脉,其次,还要取得国内厂商的信任,两者缺一不可。”
陈海峰以一副过来人的语气说道:“虽然你有成为一名合格商人的素质,但经营之初便要涉及国外业务,步子迈得是不是有点大?”
“关于这一点,陈先生你的出现已经帮我解决了。”
王璐笑着说道:“之前我问陈先生,你的生意是不是跟国外有关,你告诉我是,我想请陈先生成为我的合作伙伴,我负责沟通国内企业,陈先生所要做的,是将您在国外的人脉以及合作伙伴介绍给我,至于利润,你七我三如何?”
陈海峰没想到王璐的野心竟然这么大,不由得有些惊讶。
“王小姐,你刚才说你负责国内的厂商,难道说你有这方面的路子?”
“我没有,但是我的同学有。”王璐压低声音,说道:“忘了告诉你,我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
听到这句话,陈海峰顿时恍然大悟。
对外经贸大学,在这个年代可是一所相当了不得的大学。
某种程度上,影响力丝毫不比清北差。
顾名思义,对外经贸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全部都是对外贸易方面的顶尖人才。
现在国内各大学实行的还是毕业分配制度,对外经贸大学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都会被分配到各家对外企业以及机关单位,剩余的少部分学生,会被那些知名的跨国企业重金招募。
看样子,王璐大学毕业已有两三年的时间,她的那些同学应该遍布于国内各大对外企业以及机构。
形成了一张庞大的人脉关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