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它娘的丢人!”
“赵构对金则采取妥协路线。
于五月初九日任命宣义郎、假工部侍郎傅雱为大金通和使。
去金朝求和。
又令张邦昌写信给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表示愿意像靖康元年的和议那样。以黄河为界……
六月初一日,李纲到达应天府赴任。
次日入见赵构。
强调在战、和、守中选择“守”。
并提议先到开封,然后“巡幸”南阳。
赵构遂任命李纲兼任御营使,具体负责对金的防御事宜。
李纲又举荐宗泽知开封府,让他负责开封地区的防御。
并设置河北西路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
分别由张所和傅亮掌管,以图收复割让给金人的三镇。
赵构还听从李纲所提的,对张邦昌从重惩处的主张,将张邦昌贬往潭州安置,不久赐死……”
这李纲,确确实实是个有本事的。
赵匡胤提笔把李纲的名字给记下来。
准备在今后,赶紧见到李纲这位亮眼的臣子,并委以重任!
“赵构表面上重用李纲、宗泽等抗战派。
还声称“朕将亲督六师,以援京城及河北、河东诸路,与金人决战”。
但实际上,却听从黄潜善和汪伯彦之议,几天后,就下诏巡幸东南。
在李纲反复劝阻下,迟迟未能动身。
八月初五日,赵构为安抚李纲,让他放弃定都中原的主张,升他为左相。
同时任命黄潜善为右相。
汪伯彦在两个月前。已升任知枢密院事。
以汪、黄为首的妥协派。实际上依然掌握着军政大权。
并指使殿中侍御史张浚弹劾李纲杜绝言路,独擅朝政等十余条罪状。
由于得不到赵构的支持,李纲被迫在八月十八日辞相。
李纲罢相后,太学生陈东、抚州乡贡进士欧阳澈上疏抗议。
并痛斥汪、黄误国,要求赵构走李纲的抗争路线。
图谋恢复,迎回二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