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时间里,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摩擦,征战,互有胜负。
事情到了咸平六年之,又变得有些不同。
辽国的攻势明显是加大了……
“咸平六年四月,辽军在大将萧挞凛、耶律奴瓜的率领下南侵。
抵达定州以北的望都县城下。
王超急调镇州路都部署桑赞、高阳关都部署周莹率本部人马来定州会合。
但周莹自恃资深,拒不从命。
王超只得与桑赞合军御敌。
因宋军人数过少,在与辽军苦战以后,王超决定撒军。
但定、镇、高阳关路副都部署王继忠急于立功,与宋军其他部分脱离。
反被辽军包围。
在突围失败后被俘。
闰九月,辽圣宗与萧绰以收复瓦桥关失地为名,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
宋辽在宋缘边各地,陆续发生战斗。
此时警报一夜五传,赵恒问计于群臣。
当时,江西人、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升。
蜀人、签署枢密院事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寇准则厉声反对说:“谁是替陛下筹划这个计策的人
他的罪可以斩首!
现在陛下是神明威武的皇帝,武将和文臣都很团结。
如果您亲自领兵出征,敌人自然而然就会逃跑……”
但是在要不要亲征这事上,宋真宗还是犹豫不决。
当时,告急的边报一日数次,不断送到京城。
寇准有意扣下。
等积到相当数量,才一次转呈给赵恒。
赵恒见这么多的边报,全是告急的。
便问宰相该怎么办。
寇准认为,只有立即御驾亲征,毕士安也同意马上动身。
十一月二十日赵恒从开封出发,并命李继隆、石保吉担任驾前排阵使。
行至半途,传来东京留守赵元份暴死的驿报,
赵恒便命随行的参知政事王旦赶回去负责留守东京……
行前,王旦问:十日不胜,何以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