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种注音方法而已,不是文字。
不过是给汉字标个音,是为了让汉字更加好读,好认,是天大的好事。
怎么到了你们嘴里,就变成了邪门歪道?”
“陛下,您这是被妖人蒙蔽了!
注音之法古来有之。
从开始一直到现在,至少出现了五六种注音的方法。
尤其是东汉年间出现的反切法,经过后人的不断完善,到现在,早就已经变的无比成熟。
所有的字,都可以用反切法进行注音,很是方便好用。
这种注音办法,早就已经为天下读书人所熟知,接受。
陛下真的没有必要,再用别的什么办法进行注音。
别的办法,真没有反切法好使。”
吴伯宗说这些话时,都有一些痛心疾首了。
吴伯宗所说的反切法,就是利用汉字给汉字注音的办法。
是东汉时期,所出现的一种注音办法。
在此之前的注音办法有‘直音法’。
就是用一个比较简单的同音字,给一个复杂的字进行注音。
同时还在后面加上声调。
不过这种办法,没有反切法准确。
而且有的相同读音的字很少,以至于出现了两个字,相互注音的情况。
所谓的反切法注音,是用两个字,给一个字进行注音。
然后取注音的两个字,前一个字读音的前半部分,和后一个字读音的后半部分进行拼。
拼出来之后,再加上音调。
这种办法要比之前的那些注音法更加的科学,注出来的字音更为准确。
只不过进行拼读时,显得复杂,不容易掌握。
其实这种注音的办法,本质上就是用声母和韵母进行拼读,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人,并没有准确的弄出声母韵母来。
拼音注音法,其实就是在反切法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一种注音的办法。
相对于反切法更加的科学,好用。
按照原本的历史,是一九一零年左右弄出来的。
出现之后因为方便好用,准确,很快就出取代了使用了一千六七百年的反切法。
拼音到底好用不好用,拼出来的字音准确不准确,这是已经被历史所验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