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鲁子敬,别来无恙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城楼之上,诸葛志身着戎装,负手而立,目光如炬,俯瞰着城下的士兵。
寒风吹动他的衣袍,猎猎作响,更添几分威严。
他想起周瑜的背叛,想起江东的挑衅,心中燃起熊熊复仇之火。
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他们的英魂在呼唤着复仇!
他紧握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一股钻心的疼痛反而让他更加清醒。
踏平江东,为将士们报仇!
这个念头如同种子一般,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迅速成长为参天大树,不可撼动。
“开城门!”诸葛志一声令下,城门缓缓打开,鲁肃一行人被迎入城中。
“诸葛将军,我家主公……”鲁肃刚开口,便被诸葛志打断。
“不必多言,我意已决!”诸葛志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犯我荆州者,虽远必诛!”
城外,一座崭新的学堂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散发出古朴典雅的气息。
孩童们清脆的读书声,如同风铃般悦耳,飘散在空气中,与城内的肃杀之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匾额上,“天下”二字苍劲有力,正是诸葛志亲笔所题。
笔锋凌厉,却又内敛深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抱负。
阳光照射在金字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令人不敢直视。
这座学堂,并非一时兴起之作,而是诸葛志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他深知,仅凭武力征服,无法带来真正的和平。
唯有教化百姓,培养人才,才能长治久安,实现他心中“天下太平”的理想。
学堂内,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正襟危坐,聚精会神地听着先生讲课。
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求知的渴望,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在这里汲取知识的养分,茁壮成长。
诸葛志缓步走入学堂,听着朗朗读书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轻轻抚摸着一位孩童的头,慈爱地说道:“好好读书,将来为国效力。”
傍晚,夕阳西下,学堂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余晖中。
诸葛志站在学堂门口,望着远处的襄阳城,目光深邃。
“丞相,您为何如此执着于兴办学堂?”身后传来刘备的声音。
诸葛志转身,目光坚定:“主公,我曾立誓要踏平江东,为战死的将士们报仇。如今,襄阳城内战鼓雷鸣,将士们渴望复仇的怒火,我感同身受。可是……”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