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拱手道:“军师,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诸葛志说道:“以不变应万变!”
江淮之地,秋风萧瑟,旌旗猎猎。周瑜立于合肥城头,眺望远方淮南城郭,心中思绪万千。江夏一战,痛失好友黄盖。如今他奉命攻打淮南,昔日并肩作战的故人已不在,唯有无尽的悲凉与感慨。
可恨那诸葛志!
“都督,末将等以为,淮南城地势低洼,易受水攻。如今秋雨连绵,正是水攻的好时机!”程普上前一步,拱手进言。
周瑜微微颔首,环视帐中诸将,韩当、蒋钦、周泰等人皆附和程普之言。水攻之计,的确是破淮南的上策。然淮南城池坚固,守军亦非等闲之辈,想要一举攻克,还需从长计议。
“诸位将军所言甚是,水攻确为上策。然淮南守将陈登足智多谋,不可轻敌。”周瑜沉吟片刻,继续说道,“我意先派一支精兵,佯攻淮南北门,吸引守军注意。再遣一路兵马,于城西挖掘地道,直通城内。待地道挖通,里应外合,必可破城!”
众将闻言,皆赞周瑜之计精妙。韩当主动请缨,愿率领本部兵马佯攻北门。周泰则自告奋勇,负责挖掘地道。
是夜,大雨瓢泼,韩当率领五千精兵,直逼淮南北门。守军见吴军来势汹汹,急忙紧闭城门,严阵以待。淮南守将陈登陈兰、雷薄登上城楼,见吴军只攻不进,心中暗自疑惑。
“都督,吴军只攻不进,莫非有诈?”副将王礼担忧地问道。
陈登眉头紧锁,凝视着城外的吴军,沉思片刻后说道:“传令下去,加强城防,谨防吴军偷袭!”
与此同时,周泰率领数百精兵,趁着夜色掩护,在淮南城西秘密挖掘地道。由于连日降雨,土质松软,挖掘进度比预想的要快许多。
三日后,地道终于挖通,直达淮南城内一处民宅。周泰立即派人通知周瑜,准备里应外合,攻破淮南。
周瑜接到消息后,心中大喜,立即下令全军准备攻城。他登上将台,拔出佩剑,高声喊道:“将士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日!随我杀!”
吴军士气高涨,如潮水般涌向淮南城。韩当率领的佯攻部队也转为强攻,对淮南北门发起猛烈进攻。
城内,周泰率领的精兵从地道中冲出,与城外的吴军里应外合,杀得守军措手不及。淮南守将陈登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兵败将突围而出,逃往寿春。
周瑜率军攻克淮南,取得了江淮之战的又一次胜利。然而,他心中却并没有多少喜悦。他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心中默默地悼念着逝去的故友黄盖。
“公覆兄,你在天之灵可看到了?等我定鼎中原,必杀诸葛志祭天!”
夜幕低垂,星光黯淡。许昌城头,火把摇曳,映照着城内一片肃杀之气。荀彧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连绵不断的营帐,眉头紧锁。连日来,马超率军连破六路曹军援兵,威震中原,令城内人心惶惶。
“文若先生,何故如此忧虑?”曹彰身披铠甲,大步流星地走上城楼,关切地问道。
荀彧叹了口气,指着城外马超的营帐说道:“子文将军,马超骁勇异常,如今连连捷,士气正盛。我担心其他郡县的守军见马超如此威猛,会不战而降。若是如此,许昌危矣!”
曹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沉声道:“先生所虑极是。马超连日征战,必然疲惫,今夜正是袭营的良机!我愿率军出城,夜袭马超大营,必能建功!”
荀彧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子文将军有此雄心,实乃许昌之福!只是马超诡计多端,将军还需小心谨慎,切不可轻敌。”
曹彰抱拳道:“先生放心,我定当谨慎行事,不负先生重托!”
是夜,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曹彰率领一千五百精兵,悄悄地打开城门,潜出城外。他们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马超大营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