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元宵肉,各人寻门路!”
山村都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意思元宵节过后,就要干活了。
干农活的干农活,出去跑买卖的,就出去跑买卖。
那时,村民们基本都是留在山村里种地种田等,只有少数男人,会刨出大山去寻别的门路。
忘大嫂在灶屋里烧火做早饭,见几人来了,也只是出来打了个招呼,便又进去继续忙活了。
“灵山!灵山!”
在都灵山走神的当儿,慕辞已经给老太太把完脉了,看着心不在焉的徒弟,轻声欢道。
“嗯!师父!”
都灵山回过神来,收回目光,来到师父身边。
“别走神!把银针给我拿出来。”
慕辞也没有生气,低声嘱咐道。
“嗯!”
都灵山点头答应着,将药箱放在地上,打开来,从里面取出银针递给慕辞。
慕辞接过去,给忘老太太扎了几针,然后将银针包,又递还给都灵山,让他先放好。
“慕神医,我娘她怎么样?”
忘老三看他停了下来,连忙问道。
“你可以叫我一声叔,或者哥!”
慕辞皱了皱眉,对“神医”两个字特别的反感,语气淡漠地说道。
“啊?”
忘老三有点跟不上他的思路,愣了一下,次反应过来,连忙恭敬地说道:
“好的,哥!我娘她?”
“你娘她没什么大碍,回头你随我回去,我给你一些药,你拿来煎熬好,给你娘喝。
喝上几天,应该就会大好了。”
慕辞简单地交代了一下,也没有说具体是什么病。
其他人也没有多问,既然他慕辞说没事,那就是没事。
忘老大张了张嘴,倒是想问来着,但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什么病不重要,能治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