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视频通历史,我打造十大帝王 > 第442章(第1页)

第442章(第1页)

第442章

【根据《啸亭杂录》的记载:“和珅虽然是位极人臣,然而缺乏大臣的庄重风度,喜欢使用市井谑语,视其为嬉笑!】

【“曾经在乾清宫举行的仪式上,诸位王子大臣中有许多俊雅之辈,但和珅却嘲笑道:‘如今就像孙武子一样演一出安儿兵医!’】

【能够在乾隆面前如此言辞的,满朝文武也不过和珅而已。】

和珅以其超凡的洞察力,深刻洞悉他人的心思,举止从容不迫,行事干练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乾隆不得不承认,他精明敏捷,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每当涉及繁难的政务,乾隆总是毫不犹豫地派遣和珅去处理,因为他知道,和珅以其机智果断的才华,屡次获得嘉奖。

四十五年,和珅奉命前往云南调查云贵总督李侍尧的贪污案件。

他处理得体,出色的表现甚至让他在未回京之前就被提升为户部尚书兼议政王大臣。

回到京城后,和珅向皇帝详细汇报了关于云南盐务、钱法、边境事务的情况,充分展现了自己全面的政治才能。

这也是和珅真正登上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一次亮相,也因为这一次的亮相,让朝堂上下对于和珅很是赞许。

五十三年,林爽文起义在全国掀起波澜,而和珅作为机要秘书,同样也为乾隆提供了价值极高的建议。

起义被成功平定之后,和珅算是首功,乾隆对其自然是赞不绝口,嘉奖更是不在话下。

“兼通清汉”是和珅身上最为珍贵的政治财富。

在乾隆年间,最为关键的政治文件皆以满文书写,这无疑将众多汉族大臣拒之门外,远离最高权力的核心。

唯有张廷玉,一位汉族大臣,长期以来是朝廷最重要的机密工作的参与者。

他不仅精通汉语,还特意学习了满语,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满族贵族之间的沟通。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乾隆晚年,那些既精通汉语又通晓满语,智慧卓越的大臣们已经稀少如凤毛麟角,很难再找到一个能够胜任接班人的人选。

因此,当乾隆在五十六年平定廓尔喀之后,他内心深处涌起一种无尽的感慨与欣喜。

他不禁感慨万分地说:“和珅之才用起来实在是如此得心应手,深得君心。”

历经朝代沉浮,贪污之徒云集,然在众多罪犯中,和珅的终末堪称最为从容、优雅。

洪武年间,由于贪墨之举,朱元璋曾数不胜数地剥皮治罪。

然而,和珅却仅仅以白绫吊死,可见其之细腻矣。

倘若置身洪武年代,如和珅之辈大贪官,则非剥皮所能平息,只怕亦需剥骨除髓,以平朱元璋之怒。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皇帝亲自派遣使臣,缓步而至,手持洁白如雪的练帛,郑重递至和珅手中。

和珅见状,心生感慨,手持墨笔,细腻如玉,铺陈了一首咏史之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继而,他又抚墨写下一句:“他时水泛含龙日,队取香烟夏后厚!”

临死之际,和珅能够创作如此富有禅意之诗,不啻一位具有深邃、悟性和定力之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