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 第623章 产学结合半导体大战(第7页)

第623章 产学结合半导体大战(第7页)

这些人约束少,研发能力强,还年轻有发展,哪怕现在只是普通工程师,有了胡老的指导和培养,很快就能成为独当一面的精锐。

此外,星逸半导体还加大了应届生招聘工作,通过多方面吸纳半导体人才。

好在Fi工艺的核心,就是胡老发明的,没有人能比他了解更多。

因此星逸半导体在14纳米的研发速度,比三星和台积电都要快很多很多。

毕竟胡老就是奠基人!

三星的14纳米能如此迅速,很大原因也是梁老师承胡老,也在Fi工艺做出巨大贡献。

Fi工艺方面,反而是台积电落了下风。

不过台积电底蕴深厚,兵多将广,综合实力更强,威胁还是最大。

半导体领域的战争,注定难打,王逸能做的也只是加大投入,砸钱研发,砸钱挖人。

当然,产学结合也得全面开启!

念此,王逸喊来简子妍:

“子妍,接下来星逸科技投入数十亿定向资金,和部分高校在半导体领域进行深度战略合作,定向培养半导体领域的专业人才!”

“学校名单如下……”

王逸将国防七子等务实的学校,全部列上。

这些都是中流砥柱。

“好的,董事长。”简子妍悉数记下。

王逸继续道:“此外,定向培养模式要灵活,限制要放开,没必要非得从本科一直培养到博士。相反,咱们就培养四年。不,本科就两年!前两年学校内学习,放弃其他不重要科目,只学习半导体相关知识。后两年直接入职星逸半导体,接触最先进的理论体系,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成长。”

“而研究生和博士生就学习一年,研二,博二就来星逸半导体,直接入职工作!”

眼下正处于关键时期,王逸可没时间等着这批人从大一一直到博士毕业,前前后后十多年。

太慢了!

而且国内高校教的那一套,实际上已经完全过时了,早已赶不上时代的发展。

继续浪费时间学习也用处不大,还不如集中精力学一两年理论,然后入职星逸半导体,直接学习最前沿,最专业的的半导体技术。

没办法,学校里学的那一套,还停留在120纳米,甚至微米时代,早就不知道过时几十年了。

至于星逸半导体最先进的28纳米,接下来的14纳米工艺,10纳米工艺,学校里的那些导师、教授都不懂,都不会,拿什么教给学生?

而那些学生学习这些过时的120纳米工艺,微米工艺,即便一直学到博士,甚至博士后,又有多少用处?

进入企业,根本无法上手14纳米工艺的研发,更别说10纳米工艺。

到时候还得当个底层人员,从头学习,慢慢提升。

产学之间的巨大隔阂,学校和企业之间数十年的技术代差,是当下高校最大的矛盾和冲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