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付费请阿斯麦进行升级,从而媲美新款光刻机,继续服役。
实际上,1970i,后续的1980i,都是那些老款光刻机的升级版。
“买,1965ci,1970i,对方给多少,我们要多少。”王逸笑说:“哪怕价格贵点,也要多买一些!”
“好的,董事长。”胡老应下。
“对了,尼康的高端光刻机,咱们也买一些。虽然不如阿斯麦,但也能用,尤其是高端的。”王逸话锋一转。
尼康的老款光刻机,王逸看不上。
但是媲美1965ci、1970i的新款光刻机,那是必须买的。
“好!”胡老应下。
王逸再度道:“资金不是问题,虽然大基金的补贴可能减少,但是咱们依旧是第一首位度。缺的资金,集团会给补上的。整个星逸科技,砸锅卖铁,也得补贴你们,也得把14纳米工艺尽快突破,把14纳米晶圆厂和生产线给建起来!”
胡老感慨万千:“放心董事长,2015年,星逸半导体必然实现14纳米芯片量产!”
“嗯!”王逸满意地点点头。
科技部效率很高。
很快,大基金的补贴改革方案初稿做了出来。
一次次高等会议,也都接连召开。
科技部牵头,大基金拨款,光刻机全产业链布局迅速开始。
相关的尖端机构和企业,各司其职,都领了任务进行定向研发。
一切如火如荼地展开。
对此,很多研发人员非常上心,全力以赴。
还有参加科技战演讲的一些核心,更是认清形势,奋发图强。
当然,也有部分人觉得杞人忧天,或者认为光刻机太难,依旧态度不积极。
只能说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什么人都有。
甚至有个别院士觉得王逸的科技战言论,有些危言耸听。
还有人觉得,钱应该花在刀刃上。
投光刻机和半导体,性价比不高,优先级不高。
不如全部投入军事领域。
甚至还有人牵头,反对王逸的科技战言论,和半导体投入……
对此,王逸也无奈。
科技战没正式开始之前,很多人都不当回事。
他能做的事,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