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新招募的业内大牛,人才,基带部门的人才越来越多,不但顺利搞定了3G基带,连4G基带都进展神速。
按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不集成基带的鲲鹏901一月底能安排流片。
集成基带的,估计要三月份了。
再加上自家芯片,集成的自家基带,适配起来容易,完全可以后发先至,和高通骁龙800的手机,同步上市!
届时,星逸半导体就真的站起来了。
当下的鲲鹏702SOC和高通APQ8064相比,算是五五开,各有优劣。
鲲鹏702SOC集成了3G基带,但是40纳米工艺。
高通APQ806428纳米工艺更强,但是没有集成基带,性能也比鲲鹏702落后10%。
总体说来,双方各有优势,鲲鹏702晚了半年,更占优势。
但下一代,鲲鹏902SOC,28纳米工艺,集成4G基带,性能强悍!
即便对比高通的下一代骁龙800,都没有任何短板,甚至全面碾压。
毕竟6核A53,理论上能碾压骁龙800的4核A15。
至于GPU,Mali-T658mp4碾压骁龙800、801的Adreno330,也没压力。
关键就看乔治团队的实力,能不能让理论变成现实!
随后,王逸又去了隔壁的PC芯片部门。
威廉姆斯这员老将,在鲲鹏700、鲲鹏702研发成功之后,功成身退,进入PC芯片部门,组建团队,开始CPU的研发。
未来PC也是星逸科技必不可少的布局。
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以及威廉姆斯的号召力,招募了很多专业人才。
现在星逸PC芯片部门也兵多将广,逐步完善起来。
尤其是当初在德州仪器做PC的那些人,因为德州仪器转移重心,边缘化PC业务,导致他们的职业发展也都受到影响,相继离职。
如今星逸科技布局PC,又有威廉姆斯的背书,那些德州仪器曾经的PC老将,也都被说动,相继加入。
毕竟都四十多了,再不把握机会,做出点成绩,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尤其是看到鲲鹏702SOC的成功,碾压高通APQ8064,威廉姆斯一战封神,其他人也都坐不住了。
也想着加入星逸PC部门,做出一款强大的CPU,和英特尔、AMD一较高下。
哪怕无法彻底超越,只要能追赶到上一代,也就足够强大了。
明年,英特尔发布第四代i3、i5、i7。
他们能搞出性能媲美第三代i7的产品,也足够强大了。
作为追赶者,若是能将代差缩短到两代之内,都算非常成功。
威廉姆斯将几位老伙计,都介绍给王逸,随后皱起眉头:
“董事长,咱们星逸PC想要发展,必须得支持Windows系统,这就导致我们的CPU必须是X86架构!但可惜,X86是封闭架构,垄断在英特尔和AMD手中,不会对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