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乙篇开始,修行法门就开始涉及到了长生之秘。
相比前面的天仙、金仙修炼之法,太乙金仙篇要复杂数倍不止。
这对后天道文能否正确无误的完整阐述出经文,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仓颉在此关被卡了近万年,修改了上万后天道文,还是不能将一篇太乙修行法门圆满的阐述出来。
这让仓颉意识到了,他的思路或许出现了问题。
他就算事后再修改数万次,恐怕也无法如愿的书写出一篇完整的太乙修行法。
想要利用现在的后天道文,原汁原味的还原出先天道文之法,是不可能的事情。
仓颉创造后天道文时,对先天道文道韵模仿的在像,也终究是模仿。
翻译低级修行法门时,这个问题还不算严重。
但随着修行法门等级逐渐提升,到了太乙金仙篇,开始涉及到大道本质时。
现在的后天道文就力有不逮了,它无法展现出先天道文的那般浑然天成。
同样的字数,先天道文书写的经文中,蕴含的道韵至理是后天道文的数倍。
仓颉被这个难题困顿住了。
人道气运这个时候,在仓颉头顶之上疯狂燃烧,海量的灵光注入仓颉体内。
而仓颉对此一无所觉,一心扑在了后天道文遇到的问题上。
仓颉烦躁的在一堆后天道文中翻找着。
当他的目光触及到那被他舍弃的,由人族先贤智者创造出的数十万原始文字符号时。
一缕灵光在脑海里一闪而出。
“先天道文秉承大道而生,有一会元十二万九千六百之数,正合大道之数。
可后天道文却没有必要也遵守这个规律呀!”
仓颉神色兴奋了起来,他意识到了破局的关键。
既然十二万九千六百个后天道文无法和先天道文相媲美。
那不如在这个基础上,对后天道文进行再次扩充。
将每个先天道文进行拆解,分解成数个后天道文。
想到这里,仓颉立刻就开始进行尝试。
特别是一些比较生僻,道韵晦涩难懂,却经常被用在高级修行法门或神通上的先天道文。
花费了数万年时间,原本一会元之数的后天道文,被仓颉扩充了三倍不止。
那一大堆人族先贤创造的原始道文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这个时候,拦住仓颉的太乙金仙篇问题终于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