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在听到个体户三个字时,并没有表现出瞧不起或者鄙夷的神色,只是微微挑了下眉。
“你来这里是?”
“实不相瞒,我是在百货公司看到了咱们厂的棉袄,嗯,我有话就直说了,卖的并不乐观。”
李爱国坐直了几分,示意她继续往下说:“所以呢?”
“现在正是新衣的销售旺季,如果年前这段时间都没有把握住,那么年后销售情况肯定更加艰难,要么低价处理,要么积压在库房等到明年冬天再卖。”
李爱国笑了:“你说的对,可也不全对,我们有很多合作单位,一家卖的不好,并不代表每家卖的都不好,如果你来只是为了说这个,那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再谈下去。”
“五百件,年前我保证帮你卖出去五百件。”
“五百件?小姑娘好大的口气。”
李爱国笑了,但不得不说他对她的提议十分感兴趣:“说说你的条件。”
“我要商场零售价一半的价格。”
商场十八块钱一件,她要九块钱。
听到她说的价格,李爱国眉头皱了起来。
九块钱,几乎就是成本价了。
姜云喜再接再厉:“就算拖到明年,情况只会跟今年差不多,一年压一年,只会增加成本,不如给我一些货,尽快帮助你们变现。”
她说的非常笃定,完全是因为她不光在刘长江那里学到的手段,还有对国棉厂未来走向的了解。
她笃定国棉厂现在其实就已经出现了问题,不然不会在短短几年就不行了。
她确实猜对了,外面的货款回不来,很多材料供应商年前最少也要结款50%,厂里连员工的工资钱都没有了。
只是五百件不是小数目,商场都不敢承诺的事情,她一个小姑娘的话真的能信吗?
姜云喜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彻底打消了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