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店里面精美的刺绣服装,明明任谁看了都会移不开眼,可是来店里的人却少的可怜。
肯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一直从店里离开,姜云喜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店铺的位置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周边有商店有书店,肯定不缺客流量。
质量和款式她也可以确定没有问题。
至于价格,每一件衣服也只比普通的衣服贵五到十元。
她见过充满国风元素的一块布料,比她的一件衣服还要贵上好多。
如果将这些原因全都排除掉,那就只剩下一种情况。
宣传不到位。
至于宣传。。。。。。
首要就是定位明确,什么人穿,穿出什么效果,这些都要考虑进去。
姜云喜一路思考这个问题,没多久便来到了商业街的店铺。
那批救灾物资让这个店彻底被人们记住。
加上地理位置客流量大,每天的营业额直接从原来的几百块升到了近千块。
姜云喜进入店里的时候,被眼前的阵仗唬了一跳。
只见店里有五六个客人,其中有三位竟然还是外国人。
赵丽和另一名小店员都不会说外语,几个人连比划带猜,也没明白对方的意思。
赵丽和那个店员甚至急出了一脑门儿汗。
一转头看见姜云喜进来,赵丽仿佛看到救星一般,赶忙把人拉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