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曹丕,司马懿还算是比较认可的,两人不仅仅是君臣,私交也是相当的不错。
“今蜀贼犯境,国事沉沦,大将军年幼,恐做事不得周全还请大司马以江山社稷为念,出山领兵,以抗蜀贼。”
不过吧。也许是因为魏延这些年随着年纪增大,脾气逐渐的有所收敛,又或者是因为魏延难得有机会理直气壮的喷张溪喷到不敢还口,魏延心里很爽总而言之,魏延的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
大汉第六次北伐,正式开始。
这么重要的军事机密,魏延这个军中二把手却被瞒了有足足五六年。也难怪魏延会生气。
既然明知道有可能是郭淮布置下的陷阱,那魏延也不会头铁的非要去试试自己能不能冲破郭淮的包围网。毕竟此战是灭国之战,魏延知道轻重缓急。
喷完后,魏延开始重新规划自己从延津渡进兵的策略。
而很显然,现在出山,替大魏扛雷,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洛阳军议结束后,魏延就和张溪一起启程前往兖州,做北伐的最后准备了。
而于此同时,早就已经得到了消息的曹爽,也做出了自己的应对——任命秦朗为征西大将军,假节,统帅夏侯霸,满宠等人,领兵十一万守卫河东,任命郭淮为征南大将军,假节,统帅乐綝,陈骞,张虎,胡质四将,领兵十万守卫冀南黄河防线。
因此,司马懿虽然内心有些动容,但表面上,却只是叹口气,站起身来,对着贾逵躬身一礼,说道,“梁道一心为国,老夫自愧不如只是,二公之言,却也有些武断了。”
之前,司马懿始终在退让,在蒋济和贾逵看来,这是为了避免大魏陷入内耗,司马懿顾全大局,主动做出的牺牲可如今,已经不是退让的时候了。
所以,蒋济和贾逵希望,司马懿能站出来,主动领兵出征。
这是诸葛亮的想法。
而诸葛亮虽然跟魏延在洛阳地区搭档了七八年的时间,但诸葛亮自问自己跟魏延是一文一武,彼此交集不多,关系也不算亲厚。
好吧,诸葛亮还真的是这么认为的,毕竟能跟魏延搭档时间长的人,整个大汉也就只有张溪和诸葛亮两个人了。
诸葛亮不方便出面解释这个事情,可不就只能交给张溪去说嘛。
这,就是司马懿的回答。
“你我皆不在中枢,所知甚少,军中机密,又素来不能为外人所知,二公安知大将军无有应对之策?!郭淮,满宠,皆一时人杰也,此二人守卫地方,只需小心谨慎,蜀贼虽势众,却未必能破。”
“老夫虽有些许薄名,然数败于蜀贼,亦是事实,若此番冒然出山,军中未必心服,又与大将军有了龌龊。于我大魏无益也。”
“此非老夫推脱之言,句句肺腑,还望二公细察之,莫要节外生枝,坏了大将军谋划。”
嗯,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老子不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