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1166章 战略制定(第3页)

第1166章 战略制定(第3页)

这话吧。就是在曲解《孙子兵法》了。

第一,是因为兖州新定,很多地方事务都没有梳理完整,这次北伐,抽调一办军力集中在东郡已经是不容易了,再抽调的多了,容易造成兖州地方不安定。

灭国战需要的是稳重,平推既可,而庞统最擅长的,是奇策,是出其不意。就算他有策略,但考虑到灭国战的特殊性,庞统也觉得自己的计策有些不够完善,因此不想节外生枝。

“统之策,乃是新增一路兵马,自蒲坂津渡出兵河东,入并州,自并州往东,过壶关,偷袭邺城!!!”

三个人一起询问,庞统这才叹口气,背手站立,说道,“老夫确有一策,然此策。有些奇效,却不合时宜。此番北伐,当为灭国之战,当以平稳为先,故老夫之策,不言也罢!!!”

第二,从防备东吴的角度上来看徐庶要是敢从兖州南部抽调太多的兵力北上,那陆逊那个老狐狸肯定会趁机出兵的。

三十万人渡河进攻,已经算是兵力比较捉襟见肘了,再想分兵成立第三路兵马,多少是有点太为难了。

而张溪,其实也是在仔细的盘算。

而且吧,就算这路兵马最后没能突破过壶关,但只要能扫平河东,进入并州,就可以牵制住在河东郡和河内郡的大部分兵马,为进攻河内的汉军东进朝歌创造机会。

不是说大汉全境没有四十万士卒,事实上,如今的大汉,在籍郡兵和各种脱产精锐加起来,有足足六十万人。

行吧,既然诸葛亮都开始不要脸了,那庞统也没啥顾忌了。

可这六十万人里,有至少一半人是不能轻易调动的。

而庞统之所以犹豫不说的原因,在于。兵力不够啊。

如果再添一路兵马的话,兵力从哪儿抽调,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了。

对此,徐庶和张溪都在认真的权衡。而首先做出回应的人,是徐庶。

《孙子兵法》里的“奇”可不是说“奇策”,是指将领在指挥作战的时候临阵应变能力强,指挥战术多变。但问题是,所有人都知道,诸葛亮这个级别的军事家,他不可能不懂这些。

而这,也是庞统不想提出自己计划的真正原因他也是算了半天,就是算不出,从哪里可以抽调出这十万人来。

战略太容易被人猜透了。

本来荆州的总兵力就不多,一州加起来也就是十五万人左右,上次北伐就贡献了五万人,这次还要额外再抽调十万人那荆州就不用守了。

张溪满打满算,最多再能给北伐提供三万人而已这三万人,也很难保证是有过战阵经验的老兵。

否则的话,荆州会漏洞百出的!!!

可。三万人,够么?!

诸葛亮仔细琢磨了好一阵,觉得吧。也许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