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战略制定
军议还在进行中,众人对现有的两个平策再次进行了一番讨论。诸葛亮却发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
军议开始到现在,庞统的话,意外的少。
这就奇怪了。
如果说光论战略布局方面,其实现场所有人中,庞统的水平才是最高的人。
而如今事关大汉国运的北伐,庞统却一言不发,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士元今日言之甚少,可是别有良谋?!”
诸葛亮见状,赶紧的询问。
而庞统嘛稍微犹豫了一下,才勉强的笑了一下,说道,“确有些想法,只是。不言也罢!”
这话说的吧,就不合理了。
“既是军议,本应畅所欲言,何谋不可言之?!”张溪不解的问道。
这话,要是别人说的也就罢了,诸葛亮说的。连庞统都诧异的看向了诸葛亮。
然后就开始硬凑。
这事儿,还得是看两地的一把手,怎么预判了。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这么一路进兵策略的话,这个计划是真的说不上太好曹魏只要派人把壶关一堵,堵住并州进入冀州的通道也就可以了。
但如果多出这么一路兵马的变化是不是能有瞒天过海的效果?!
这个,还真的不好说。
进攻河内也好,进攻冀州南部也好,至少要二十到三十万的军队,负责无法调动起曹魏在黄河的两处防御线。
<divclass="contentadv">如果再增加这么一路兵马进攻河东。至少还需要有十万兵马才行。
都在想这个策略的可行性。
否则的话,一眼就能看的出来,这是一支偏师,根本无法起到扫平河东,牵制魏军的目的。
这些话,就是一个给自己的台阶而已。
这么多的兵力,如果有必要的话,完全可以再发动一次的荆州侵攻战了。
很显然,庞统的意思,是在之前讨论的两路并进的基础上,分出第三路兵马来,进行这个偷袭策略。
庞统话里的意思吧,其实大家都懂。
徐庶也跟着说道,“元长之言甚是士元若有韬略,何不畅言之,我等共同参详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