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1160章 三年后(一)(第2页)

第1160章 三年后(一)(第2页)

因此,孙权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就显得比较急切和激进了。

孟津渡和北中城不下,大汉在黄河北岸始终有一个桥头堡,这让曹魏方面非常的不安。

但无奈,孙权的剩下的儿子里,孙虑虽然已经成年了,但因为之前孙权全力培养孙登的关系,导致孙虑就是一个边缘人,没有政治班底,也没有这个能力,如果贸然让孙虑上位,是有被世家大族们架空的危险的。

北线的局势,现在是曹魏处在防守的态势之中。

而河东方面,秦朗依然驻扎在河阳县,夏侯霸也依然驻扎在温县,两面夹击之势,围困大汉在黄河北岸唯一的据点,孟津渡北岸,以及北中城。

可就这样,挟着兖州大胜之势的徐庶,却在收复兖州南部的几次战斗中,跟陆逊打的不相上下。

基于这样的考虑,孙权只能放弃孙虑,从剩下的未成年儿子里选。只是,孙权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扛到这些未成年儿子们长大成人,顺利的建立起足够的班底。

反倒是曹魏方面,徐庶跟陆逊打了三年,也没看到曹魏往黄河南岸增派一兵一卒。到底是谁先违背的盟约?!

嘛,至少孙权就是这么想的。

大汉的荆州水军,在文聘和羊衜的率领下,虽然发展的很快,可就目前来说,不管是兵力规模还是兵员作战经验,还是无法跟朱然率领的江东水军比肩的。

可陆逊却有点高兴不起来。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兖州南部的这四个郡国,并不在吴大帝孙权的预想范围之内。

反倒是让这三年在孟津渡北岸驻守的柳隐和在北中城主持防御的张翼,名声大噪。

虽然第五次北伐获胜的真正原因,是前期的战略规划精准,是曹魏方面自己出篓子,是魏延等人在轻兵深入后的搏命拼杀但天下人毕竟不是个个都是战略家,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看的那么通透。

<divclass="contentadv">而且,徐庶可以用堂堂之兵,逼得司马懿狼狈防守,本身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孙权现在的重心,并不在对外作战上,而是在整理国内的政局上。

自己的能力被天下人认可,这点陆逊还是很开心的毕竟他都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

经历了第五次北伐,徐庶率领北伐军主力摧枯拉朽一般的占据兖州,击退司马懿后,徐庶也已经是被天下人公认为名将的存在了。

徐庶的对手,毕竟是陆逊。

也由此,孙权现在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整理内部关系,重新筹划继承人的问题,安定内部政局上的,对外,孙权其实并不看重。

因此,这二十几年的时间,孙权始终没有缩减对水军的投入,一直在试图保证水军的战斗力。

而南线这里,东吴的局势要好的多。

在陆逊的指挥下,东吴士卒东出西进,时刻都能威胁到兖州中部的安危,有时候徐庶打着打着,就从主动进攻变成了被动防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