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1152章 调兵(第2页)

第1152章 调兵(第2页)

而且,张溪现在还打的游刃有余,就算手头少掉一半的士卒,都有把握能守住孟津渡北岸,不至于被秦朗赶回黄河南岸。

只是,如果顺从诸葛亮的调令,分出至少两万士卒去支援酸枣的话,那以张溪剩下的兵力,可能就不会再有主动出击,寻求击破秦朗所部,甚至攻下温县的战机了。

战略不会被破坏,但张溪想要寻求更大的战功,基本是没戏了。

为此吧,张溪还没有正式表态呢,孟达就第一个站出来,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不满。

至少,孟达对于诸葛亮依靠六万步骑联军,居然不能攻破一个小小的酸枣,还需要从河东调集军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质疑!

虽然没有明说吧,但孟达的质疑,本身也说明了他的态度——他认为诸葛亮就是在故意抽调河东兵力,去给他自己建功立业。

孟达这个人吧他的人品格局,也就这样了。

真的,但凡他不是这么的小心眼,自私成性,能稍微心胸开阔一点,格局能稍微高一点的话,那他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这人的能力是真的不差,但性格真的局限了他的上限所在。

诸葛亮一旦调走进攻河内的汉军,就意味着张溪必须收缩防线,主动防守孟津渡北岸,北中城这个地方也可能会主动放弃掉。毕竟现在河内魏军去不去东郡支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而张溪一旦收缩防守,以秦朗和夏侯霸的能力和魄力,估计也不敢在合军后大举围攻孟津渡北岸孟达也就失去了再次建立功勋的机会了。

这是孟达所不能接受的。

这次北伐,孟达其实已经是打的相当的不错了,不管是在伊阙关堵住司马懿,还是在太行官道口堵住戴陵,功劳不能说是没有。

但是呢,堵司马懿那次,没有什么人头战功,而堵太行官道那次倒是有人头战功了,可最后的结果还是让并州骑兵突破了过来,这场仗虽然打的精彩,可最后的结果还是失守了官道口。

<divclass="contentadv">想靠着这点战功就重新崛起,甚至升官封侯连孟达自己都觉得不够。

因此,孟达是坚决反对分兵去给诸葛亮助战的做法的,再三的劝说张溪不要分兵。为了说服张溪不要分兵,孟达甚至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自己可以亲自率领一万精锐,配合马岱的羌胡游骑,北上绕到官道,再顺着官道去进攻朝歌。

骑兵,用来切断河阳,温县一带和朝歌的联络,步兵,就是用来攻城用的。

而一旦朝歌失守,邺城西南侧的门户就大开了。到了那个时候,不相信秦朗和夏侯霸还会在河阳和温县呆着,他们必然回援。

这种时候,张溪在带着四万大军主力追击,配合孟达在朝歌坚守,必然能一战而破魏贼,甚至战后兵峰都能直指邺城。

真的,如果孟达不提出这个战略的话,那么张溪其实也有点犹豫的。

作为一方主帅,张溪在出色的完成了自身的战略任务后,也不希望就这么平淡的退守,他也想要寻求一些破局的可能。

倒不是为了权势,毕竟就张溪现在在大汉的地位的和权势,基本已经算是到头了,再高也没法高了。

张溪只是想要尽快的结束到这个乱世,省的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这个世道,已经乱糟糟了快半个世纪了。

而且,结束乱世只是第一步,如何快速的恢复民生,限制世家大族的势力,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悲剧,防止大汉重新走上两晋老路,才是最重要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