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魏延也得承认,司马懿这个人真的不好惹,如果按照自己的计划撤军的话,被司马懿堵在长垣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但问题是,白马渡口正好在濮阳西北方向,魏军反攻濮阳得手后,未必不会往白马渡口进军,占领这里。
而粮草补给方面,长垣县是否能得到足够的粮草补给不太好说,可只要进入了济阴郡,尤其是济阴郡重镇定陶,肯定是有大量的粮草补给的。
一旦能攻破虎牢关,把河南郡连成一体,那么就能获取直接进入兖州的通道哪怕这次北伐作战不利,不得不退回颍川,可下次北伐的话,就可以直接从虎牢关出兵了。
定陶这个地方,之前就是贾逵屯兵驻守的地方,也是阻挡胡遵等人进犯济阴郡的重要节点,这个地方,贾逵不可能不囤积大量的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因此吧。两个撤军路线都有风险,而魏延必须从这两个撤军路线中,二选一。
唯一的区别,无非是被围在酸枣城下,还是被围在封丘城下罢了。
所以。魏延看向了姜维,眼神里充满了疑惑。
司马懿这个人啊,用兵老辣,而且非常善于换位思考。他如果站在汉军主帅的角度去考虑的话,第一反应肯定也是从长垣县撤兵。
真正攻克虎牢关的杀手锏,是在虎牢关正面,诸葛亮亲自率领的那一万郡兵。
这就好比在两个好主意里面掺杂了一个坏主意,反而会坚定魏延从两个好主意里面去选择一个执行,不会再继续犹豫下去。
拿人命堆也爬不上七八丈高的关墙吧!!!
首先啊,从酸枣到虎牢关,这一路上基本就没有几个县城,而这些为数不多的几个县城里,是否有足够三万士卒可以支撑一时的粮草,魏延也不敢去赌。
姜维本来是真的不想说的,但架不住魏延始终无法做出决断,反而还问向了自己。姜维琢磨着吧,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吧。
不管陈留之战到底是谁胜了,魏延的这个撤退路线,能完美的规避掉大部分陈留郡的控制范围。虽然绕路绕的有点远,但至少安全。
魏延不可能去赌这一半对一半的可能性,而代价却是他和麾下三万士卒全军覆没。
这样,就算是彻底逃出魏军的包围网了。
如果说,徐庶那边是战事顺利,逼得司马懿不得不后撤到东郡,那么魏延采取强攻酸枣据守的策略,还能说是中心开花的战术,配合徐庶的追击军队,一起围歼司马懿。
第二,现实的情况,不允许魏延去赌这种战法。
他的撤军办法,是直接放弃酸枣,西进进入河南郡东部最终的目的,是进攻虎牢关。
而如果司马懿真的领兵到了封丘,从封丘过来包抄围堵,用不了十天时间。
这个方案要成功,关键就是要攻克虎牢关,而以魏延率领的大汉禁军,在短时间内,确实不具备攻克虎牢关的条件,但吸引虎牢关守军的注意力,分散虎牢关的防守压力,还是能做到的。
是,魏延率领的汉军手里没有足够的粮草,也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可诸葛亮手里有啊!!!
而对于姜维来说,这个作战方案唯一的缺点,也是最大的风险,是如何能跟诸葛亮进行及时沟通,互相呼应的进攻虎牢关。
毕竟,时间上,对魏延等人,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