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1110章 东吴的小心思(第2页)

第1110章 东吴的小心思(第2页)

可陆逊没有周瑜那么高的威望和地位,他能有机会独当一面,甚至当上这个上大将军,是孙权一手提拔的结果。

陆逊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自主作战的权利,但这些权利仅限于在淮南地区使用,如果要做出关系到国战的决策,陆逊自然无法擅自做主。

因此,这次出兵,陆逊一方面是果断出击,不想浪费这么好的时机,另一方面,他也赶紧的上奏在建业的东吴大帝,解释这么做的原因,以及征求东吴大帝的意见。

到底是顺势打一波,配合曹魏击退这次蜀汉的北伐,顺势削弱一波蜀汉的势力,还是就以趁火打劫为主,占据兖州南部三国一郡,扩充自身的实力?!

这两个选择,其实都有道理的。

这些年,蜀汉的实力增长是惊人的。

当初三国初立之时,蜀汉只有两州之地,东吴却有三州之地两家虽然不及曹魏,但彼此之间差距并不大。

可如今,蜀贼数次北伐,已经拥有了益,荆,雍,凉四州全境和半个司隶,现在甚至已经打到了兖州。东吴方面,依然还是交州,扬州,徐州三州外加半个青州。

占据的州数量可能差别不大,但占据的地盘大小,经济实力,已经越来越不可同日而语了。

再加上三年前,张溪一战夺回了荆南四郡,进一步扩大了这个差距范围大吴要是再没有点行动,控制并削弱蜀汉的实力,恐怕将来就算想打一仗,难度都会变得很大。

因此,趁着现在蜀汉北伐到兖州,正好淮南郡兵有机会戳一下蜀贼的后路,那么配合曹魏,挫败蜀汉的北伐,削弱蜀汉的实力,维持三国均势,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说不定,蜀汉这次北伐失败后,元气有所损伤,会给大吴重新找到重返荆南的机会。

<divclass="contentadv">而且吧,按照陆逊的想法,蜀汉军队的正面压力,有那个司马懿和魏国军队去扛,而他们东吴要做的,不过是在后方偷偷摸摸的进军,威胁一下蜀汉北伐军的粮道,最后配合司马懿夹击一下蜀军而已,所付出的代价并不会太大,徐庶也不可能放着正面的司马懿不管,反过来跟大吴的淮南兵团较劲。

这属于是以小博大的好机会。

当然,这是陆逊所倾向的计划。

剩下的那个计划,其实是陆逊这些年对孙权的了解,给出了的另一个方案。

坐视曹魏和蜀贼互相攻打,偷偷摸摸的在后方占便宜,占据兖州东南部的三国一郡,等到双方分出了胜负,不管是谁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恐怕都没有对已经占据了兖州南部的东吴军动武的底气。

蜀汉纵使能胜,也不可能前脚刚刚打完曹魏,就转头立刻跟东吴开战。

而如果是曹魏获胜了,大吴也可以说这东部的三国一郡是从蜀汉的手里夺回去的,能守住兖州都不容易的曹魏,显然也不会跟身为盟友的东吴翻脸,这个哑巴亏,他们只能吃下去。

这样的话,有了兖州南部的三国一郡作为勾连,东吴在淮北和徐州方面的连接面积进一步扩大了,将近能有半个中原那么大。

反正不管选哪个,都不吃亏。

不过嘛。陆逊还是希望,孙权能选第一个方案。

选第一个方案,那说明这位大吴至尊还没有放弃一统天下的信心和勇气,还在想办法的想要把大吴基业延续的更久一点。

选第二个方案的话也不是不行,但这可不是一个有志于一统天下的君王,该有的格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