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阁

无量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1046章 东征南征(第2页)

第1046章 东征南征(第2页)

确实,曹魏对世家大族的政策更加优待,但大汉也有四百年积累下来的威望,相信大汉还能继续中兴延续的世家大族,也不在少数。

如果命中注定曹魏是要失败的话,那么曹魏给出的待遇再好,也不可能吸引世家大族一起跟着陪葬。

世家大族总是把生存放在第一位,利益多少,其实也不是不能商量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诸葛亮在洛阳主持的渗透工作,随着大汉迁都长安的进程发展,也变的越来越容易了。

现在不仅仅是河内,颍川这两个靠的比较近的郡,就是河东郡的世家大族,也有人私下跟洛阳方面保持联系,寻求在战后获得更大的利益。

外部条件,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好。

再一个,从北地细作传来的情报显示,自从曹叡推出了“议罪钱”制度后,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曹魏的国库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同时曹叡也已经从屯田民中招募了超过五万人为兵,正在邺城日夜操练。

“议罪钱”这个制度的好坏,暂且不去讨论,但它确实在短时间内让曹魏有了大量的钱粮收入,也有底气征召屯田民为兵。

而等到这些屯田兵操练成形,曹叡再把这些人派往兖州的话,再想进攻兖州,难度就会大上很多。

因此,诸葛亮和徐庶都认为,这个时候出兵东进,攻下曹魏在中原最后的一块根据地兖州,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可张溪和庞统不这么认为。

<divclass="contentadv">“北伐固然可定天下,然东吴反复无常,且与魏贼相盟。若不能制,后患无穷也。故此,北伐之前,当先征东吴,以安后方。”

诚然,张溪和庞统也认可,北伐才是大汉中兴的最重要途径可问题是,东面的东吴实在是太恶心了。

三番两次的在大汉攻防的重要节点出兵偷袭,不管给他们多大的代价他们都不会满足,除了把他们打狠了,否则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

如果不能在北伐之前解决东吴的威胁,那么就算这次诸葛亮进攻中原,东吴不出意外,依然会给大汉添乱的。

要么,是在淮南地区帮助曹魏协防颍川郡,阻止大汉从颍川郡进军兖州,要么,就是故技重施,继续进攻江陵。

后一种可能性更大。

虽然周瑜不幸亡故了,但东吴在荆南依然保持着常备四万人的兵力,再加上江夏的三万人,移居巴丘的朱然水军和屯驻夏口的张承水军总兵力超过了十万人。

这些势力如果不清楚掉的话,你诸葛亮敢安心的东进进攻兖州么?!

双方的分歧点就在这里,可以说各有道理,但以目前大汉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两线作战如果都是打防守战,还能有点胜算,但要打进攻战,底气还是不足。

所以,要么是全力东进,要么是全力南征,只能选择一样。

而更要命的是这次大汉的四大谋臣,还各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了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