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坚城,岂是仓促能下?!可招城中乡勇坚守一时,待我军攻克襄城后,老夫领军驻守襄城,玄伯领兵回救,里应外合之下,那王平仅靠万人,如何能挡?!”郭淮回应道。
这话说的,陈泰都气笑了。
先不说咱们到底需要攻打多少时间才能攻克有张嶷坚守的襄城,就算能。你靠什么去说服颍川世家贡献出你所谓的“乡勇”来守卫许昌啊?!
如今的大魏,已经不是三十年前的大魏了,而如今的颍川世家,更加不是三十年前,在太祖武皇帝治下的颍川世家了。
那时候,大魏兵强马壮,颍川世家在两位荀尚书的带领下,也是一心效力太祖武皇帝,希望太祖武皇帝能尽快平定天下。可这三十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了。
自从两位荀尚书因为各自的原因不在以后,颍川世家在大魏内部的声势一日不如一日。如今颍川三面是敌,危在旦夕,颍川世家们怎么想,岂是他郭淮一句话能决定的?!
有些话,陈泰不好明说,只能略微叹口气,对郭淮说道,“老将军,今时不同往日啊!!!”
郭淮乍一听这话,心里还是不爽,觉得陈泰这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可仔细的一琢磨陈泰话里的意思,再回想一下这些年大魏的变化,自己的遭遇,突然有种不知道能说什么的感觉。
郭淮突然间的,能理解陈泰的意思了——今时,确实不同往日了。
以前的大魏,士卒久经沙场,战力强悍,士气高昂,纵然身处弱势,亦有坚守信念,轻易不言败退。
连赤壁那样的大败,都没有能彻底击垮大魏士卒的军心士气,不到两年休养,大魏士卒就能在太祖武皇帝的率领下,一举驱逐马韩,收复关中了。
可如今,一遇蜀贼,未战先弱三分士气,一旦战事不利,再无以往坚持作战的底气,很容易就会陷入全军崩溃。
<divclass="contentadv">原因是什么?!
从雍凉到关中,从关中到河洛,这一路不停的战败失地,失去的不仅仅是大魏的精锐士卒,丢掉的,还有大魏百战不殆的信念。
如今的大魏郡兵,大多都是新招募而来的,从军经验超过三年的士卒,都能称之为老兵精锐相反,蜀贼那边,数次大战获胜,军心,士气,士卒战力,作战经验,却是越打越猛。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初在关中一战,蜀贼的北军刚刚成军时,纵有刘备,张溪,张飞等人率领,却依然被大魏精锐的中央禁军压着打。可如今,大汉北军已经是天下有数的精锐部队,而大魏的中央禁军如今却只能呆在邺城,守在天子身边,连出战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是不想出战,而是真的打不过啊。
如今的大魏士卒,不说禁军,就是普通的郡兵,战力也是大不如前。十日克襄城,放在以前,确实是可以做到,但放在现在,那就真的不好说了。
士卒尚且如此,更别说这十余年的时间里,大魏连丧大将,从曹仁,张辽,徐晃,张郃,臧霸等老牌名将,到夏侯尚,曹休,牛金等中生代将领。有领兵能力的将军,是越来越少了。
反观蜀贼那边,老将军们诸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依然还能发挥余热,中生代里,张溪,王基,魏延,邓艾,诸葛亮等人接连崛起,各个都有统兵征战一方的才能。
此消彼长,大势难逆啊。
眼见郭淮陷入了沉默,陈泰才继续说道,“司马征西河内豪族出身,受天子恩重,掌控三州之兵又岂会不知颍川难处?!其所欲者,非克襄城,而是以颍川郡兵为饵,阻蜀贼援兵于一时也。”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