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变数
战前准备的时候,其实诸葛亮也想过,要么就索性用全部的三万北军出战,这样就能保证八阵图的完整性,也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但。考虑到司马懿这个人的“人品”实在不值得信任,之前又有过“许战又不应战”的前科,为了防止司马懿假意邀战,实际准备在南北两门发动偷袭的战术,诸葛亮经过慎重考虑,还是留下了一万北军在城内防守两门,带着两万北军和一万南阳郡兵出战。
一方面,诸葛亮是担心南阳郡兵的战斗力和战斗经验不足,守不住南北两门加起来四万魏军的偷袭。
另一方面,诸葛亮其实也有点托大了他也没想到司马懿的临阵应变能力这么强,居然可以顶住自己精心操练的,掌握八阵图精髓的大汉北军的进攻。
诸葛亮也是人,他也会犯错,真实的世界里,也根本不存在那种什么都能预料到,“智多近于妖”的神人。
而随着汉军这边八阵图有些维系不下去,而司马懿也投入了五千预备队维持中路防守厚度后两军在战场上,渐渐的僵持住了。
眼看到这种情况,诸葛亮也知道,自己恐怕是在短时间内无法轻易获胜了但就这么鸣金收兵,多少也有点不甘心。
双方约战,一方主动鸣金收兵,就等于是宣布了这场战斗己方失利了对军心士气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为此,诸葛亮再次下令,全军变阵。
既然八阵图摆不下去了,那就不摆了,变阵成为锋矢阵。
两军对阵,气势和军心,能起到很大的战力加成作用。
就这样,双方又坚持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随着战场局势依然胶着,诸葛亮内心叹了一口气。
真就靠着五百人,要杀穿自己的左翼防线么?!
诸葛亮打这场战的本意,是想要通过击退司马懿的进攻军队,向河洛地区传递一个概念,那就是大汉有能力能守住洛阳。
锋矢阵?!
“老贼哪里走!!!”
司马懿的应对,也让诸葛亮意识到,眼前的对手,真的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真的能是诸葛亮安排的后手?!
一开始,司马懿是不相信的,他甚至以为,这是诸葛亮声东击西之计,真正的杀手锏可能在其他的地方一直到司马懿看到这位老将军真的冲进了战场,才明白,这居然是真的。
而司马懿选择锋矢阵对攻的原因也很简单——气势不能输。
而跟随在这支五百士卒的身后,还有一支约两千人左右的部队,在快速的往这个方向靠拢?!
什么意思?!
虽然仗打到现在,魏军的伤亡人数远高于蜀贼,但司马懿觉得自己还能承担的起,而蜀贼那边,大概率是承担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