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司马懿“察觉”到,自己开始出现“急躁”情绪,甚至是“阵脚大乱”了呢?!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诸葛亮觉得,自己有必要再给司马懿一点“信心”,让他有足够的底气主动出战才行。
难道是有什么突发的情况,导致诸葛亮开始用兵急切了?!
所以,诸葛亮只是命人传令给张嶷,让他加大运输粮草的频率,并且加强对粮草运输队的护卫,以此来放松陈泰的警惕心。
但,根据张嶷发来的军报看,陈泰的袭扰从规模到撤军速度,都非常的快,很显然,陈泰对汉军主动后撤防线是心有顾虑的。
看到这里,连司马懿都开始有些疑惑了难道诸葛亮真的是因为急于进攻洛阳,所以收拢兵力太过,对粮道的护卫兵力不足了?!
司马懿是世家大族出身,在河洛地区这个世家大族扎堆的地方,司马家虽然也算是有话语权的存在,但,跟那些顶级世家还是有差距的。
司马懿不能确定,但荆州方面。还真的是有可能出现变故的。
而加大运输粮草的频率,就是要给陈泰造成一个前方缺粮的假象,一方面可以通过陈泰给司马懿错误的判断,另一方面也能引诱陈泰主动对鲁阳或者是昆阳发动袭击,意图切断北伐大军粮草。
一种,是官面上的命令。
比如说,曹叡亲自下旨,要司马懿主动出战,寻求击破汉军。
毕竟,荆南和江夏都在东吴手里,就东吴君主的那个气量,典型见不得人好的性格,还真有可能在荆州军北上进攻洛阳的时候,出兵进攻荆州。
不能够吧,从荆州运输粮草到南阳,再从南阳运到洛阳,这个补给线也不算太长吧,荆州那地方,怎么着也不至于缺粮吧?!
而在张溪看来,要想让司马懿主动出兵进攻,只有两种可能。
可这个变故,到底是什么呢?!
继续往下看陈泰的军报,那就没啥营养了。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诸葛亮的计划进行中,陈泰果然派兵出来收复了襄城,并且往大军粮道的方向进行了袭扰。
因此,司马懿给陈泰回了一封信,告诉他,如果可以,尝试进攻鲁阳或者昆阳,切断蜀贼粮道。但务必用兵小心,不要恋战,发现情况不对,立刻后撤,保住襄城为要。
他要是真的憋定了主意,坚守不出,采用以守退敌这样的消极战法,恐怕一时间还真的拿他没什么办法。
但因为心有顾虑,陈泰不敢大规模骚扰蜀贼的运粮队,再加上蜀贼后续的援兵来的很快,陈泰兵少,不得不立刻后撤。否则战果应该会更大。
反正司马懿也从来没想过要让陈泰会领兵过来支援洛阳,陈泰能主动出兵袭扰蜀贼粮道,在司马懿看来,已经算是他临阵机变的表现了。
从陈泰之前的反应看,要么陈泰本人军略能力不俗,要么他有高人相助,想要引诱他主动出兵攻击,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行。
于此同时,已经进军到伊阙关的诸葛亮,也收到了后方张嶷发来的军报。
但,这还需要时间。
正常来说,粮草遇袭后,肯定是要加强对粮草队的护卫的,如果不这么做,反而会引起陈泰的疑心。
虽然大致的策略张溪是知道的,但是不是能成,张溪也不确定。
而张溪呢,在领兵占据了大谷关后,也就算是跟诸葛亮分兵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