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拢共就一万兵马,守城过程中还有所损耗,郭淮带来的一万兵马要是走了。蜀贼再杀个回马枪怎么办?!
陈泰面临的各方压力,其实也不小,尤其是他作为颍川陈氏的少主,不可能忽视颍川郡内那些“世叔”,“世伯”们的声音。
可你要说让陈泰领兵北上去救援洛阳,先不说这一路上会不会被蜀贼发现,给自己来个瓮中捉鳖。颍川郡的世家大族们,肯定也不会希望陈泰去救洛阳啊。
一方面,攻下襄城后,可以直接威胁蜀贼的粮道,如果局势允许,他陈泰再主动出兵骚扰鲁阳或者是昆阳,让蜀贼粮道不畅,也算是为洛阳守军减轻了压力。
另一方面收复襄城,也算是符合了颍川世家大族的利益,保证了汝水流域的耕地所属,这才是这帮颍川世家们最在意的事情。
你带兵去救了洛阳,那颍川怎么办?!
到时候被打一个甲首三千的人,就不是司马懿,而是他诸葛亮了。
陈泰很犹豫,但郭淮不犹豫。
再说了,郭淮不过是要守卫汝南三县,他贾逵可是要负责整个兖州的。如果说谁更着急,显然是贾逵更加急着回军兖州。
荆州太重要了,真的不容有失。
一千人马,陈泰还是损失的起的。再说也未必逃不回来。
这是为了大局考虑,郭淮其实也清楚,但他还是担心汝南。最后还是贾逵加入了劝说的行列,郭淮这才暂时放下心思,安心留了一下。
可张溪也没想到,诸葛亮这次是铁了心的要执行这样的策略,张溪不管怎么劝,诸葛亮都有理由给张溪反驳回去。
再一个,对于颍川世家来说,洛阳死不死的跟他们的关系真不大,你陈泰如果真的为了颍川的父老百姓考虑,这时候不应该是进军襄城,彻底收复颍川全郡么?!
所以,陈泰想来想去,他决定,还是领兵去攻取襄城。
那也就没有后来的司马宣王“畏蜀如虎”的说法了。
这个条件吧,还真的不是郭淮要抢陈泰的功劳,实在是就陈泰的军事水平而言吧,郭淮是真有点看不上。
既然许昌已经安全了,那郭淮立刻向陈泰提出,让他领兵回汝南去。
这消息一到陈泰这边,陈泰就开始纠结了。
襄城那儿可还有六千蜀贼呢。
短时间内,朱据可能是出于抽调兵马,准备粮草的需要,又或者是猜不透郭淮领兵北上的真正目的,不敢轻动。
所以。追还是不追?!
这事儿,到头来,陈泰还是得想办法,说服郭淮和贾逵两人带兵相助自己,否则的话,根本无法达成目标。
留在襄城的部队,不过是为了守护粮道安全才留下来的。
是,现在有了贾逵和郭淮的帮助,陈泰守卫许昌变得游刃有余了。可蜀贼突然退兵,陈泰也是没有想到的。
所以啊,张溪还是劝说诸葛亮,要不想想别的办法,这么冒险的策略,太不符合你诸葛亮的人设了。